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道听途说的英国基础教育 精选

已有 6497 次阅读 2015-8-19 05:24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有关中国教师在英国“支教”一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没有更详细的报道,所以也无法置评。不过,在英国,其教育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所谓Elementary school, 即美国的Primaryschool, 也有听上去是公立,但实际上是私立的Publicschool。前者与后者的差异是很大的。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都可以进入Elementary school读书,还免费。每天课上得也不多,老师还经常带来学生们出来走走逛逛,像幼儿园的老师们所做的那样。这样的学校也没有什么家庭作业,学业负担轻松得一塌糊涂。弄个乘法运算就要用计算器简直就一点不新鲜。从这样的学校出来的孩子,将来也有上大学的,但很少能进入牛津、剑桥、爱丁堡这种英国顶尖大学的。而能进入这类顶尖大学的孩子们,大多都是从公学里毕业的。

英国的公学应该是太有名了,大家都知道的有伊顿公学、哈罗公学、三一公学,还有一个为英国橄榄球命名的拉格比公学(Rugby)。在这样的公学里,教育是相当严格的,不可能存在完全没有课外作业,更没有老师领着学生一通瞎遛达的现象。据有中国学者参观访问过这类公学的说,在学校里,所有的学生都是寄宿的,大家一律住校。有意思的是,所有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兜里不允许有一分钱,哦,用英语说,就是一个penny都不能有。家长把钱交给学校,食费宿费都交齐了,学生不能有零花钱。如果学生需要什么日用品,由学校打电话给家长,家长把相关用品送到学校,真有点像嫌犯家属往看守所里送东西差不多。学生如果要理发,只能在学校的理发室来修理门脸。理发不交现金,而记账。到学期末,由学生家长统一到学校来结算。

平时,学生们要守的规矩都大了去了。比如在用餐时,学生必须早到,在餐桌前站好,等负责管理他们生活的老师就座后,学生才能坐下,与老师共同进餐。老师如果不先离开,所有的学生一个都不许自行离开。据说,在寝室的墙上,还挂着一条鞭子。至于这条鞭子是用来真抽学生的,还是只是象征性的恐吓一下,那就不太清楚了。

参观过这类公学的中国学者说,他这算是知道什么叫精英教育了。人家也是要培养接班人的。人家要培养的接班人也不能只是吃货,不能只是没有责任心,只知道花钱摆阔和泡妞的官二代与富二代。人家也有一整套素质教育方式。具体到学校的教学教务,由于没有听到具体的材料,也不好评价。不过,至少可以肯定,在这样严格管理的学校里,在学习上会让学生放羊的情况估计不太可能出现。你想,将来他们要进入牛津、剑桥和爱丁堡的,学习上没两把刷子能行吗?这都是著名的老大学。英国的新大学,其实也都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建造起来的,又叫红砖大学。大概因为老大学的校舍都是石头砌的,而新大学的校舍都是红砖砌的缘故吧?

像曼彻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纽卡索大学,都是所谓新大学。进入这样的学校,成绩也不会太差,但比起牛津那类的老大学来,入学的成绩还是稍逊一筹的。所以进入历史悠久的老大学,成绩绝对不能哄事,不是靠放羊式的教育就能取得的。曾经有人批评过英国的教育,说他们的基础教育不过是培训英国的普通工人劳动者,而他们的精英教育才是培养统治者的,说得中性点,精英教育就是培养管理者的。这话是不是有道理,各位自己去给出判断。

相比我们的基础教育,可能在数学技能方面,或许我们略胜一筹,但是在素质教育方面,至少比起英国的公学来,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人家那种严格的教育管理,才有可能培养出所谓绅士的气派。我们有些私立学校,成了官二代或者富二代为所欲为的大坑,他们干什么似乎都是被允许的,大概只要不是无法无天地杀人放火,任何不当行为都不会得到约束和管制。不说别的,看看那些送到国外去读本科的小留学生们,他们那种放荡无羁、那种纸醉金迷,不说是不是白糟蹋父母的钱,这种状态只能把他们从根上都给毁掉了。这也至少说明,在他们读高中时,无论是公立的高中,还是私立的贵族学校,都没有给他们真正适当的良好教育。人家英国王室的王子,要不就得到部队一线当兵,要不就得到南美去扛木头。咱们这些官二代、富二代孩子们的家长们,有哪个有这样的远见?有哪个有这样的气魄?

完整的基础教育,不光只是让孩子们有较高的数学技能,更要让孩子们掌握真正做人的规矩和道理。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为我们在基础教育上的那一点点成绩沾沾自喜。当然我们也应该有我们的自信,只是我们更要看到我们存在的不足。有时候,这么一点不足有可能真是致命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678176-914139.html

上一篇:再读《管锥编》小记
下一篇:管理这门专业

14 曹聪 姬扬 吕喆 戴德昌 孟佳 周健 石磊 黄永义 陈学雷 杨正瓴 曾杰 李天成 韦玉程 ybybyb392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