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SH6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SH62

博文

中国的博士教育差在哪? 精选

已有 17691 次阅读 2012-10-6 15:37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博士, 教育, 中国, 学术会议

      中国的博士教育差在哪?

          2012年10月6日

     年内多次出访日、美、加、澳参加国际会议及进行学术访问。发现中国的博士遍布世界各地,在国际上已经很有影响力了,甚至还意外的见到了自己的博士在国外工作。同时,很多华人学者都在关心中国的学术和博士教育。一位在加拿大政府部门工作的校友谈到,中国的很多大学都在计划创办“国际一流大学”。但是中国的大学水平究竟差在哪,很多大学校长并不一定很清楚。他认为,中国大学主要差在国际化上。目前,国际学术界早已形成特有的圈子,而中国改革30年以来,大多还在圈子之外。欧美日主流学术圈子少数核心人士制定国际学会和学术会议的规则,而中国大多游离在外,只做运动员,很少做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甚至连做裁判员的机会都不多。

    他的这些观点是有道理的。比如塑性加工国际学术大会(ICTP)的Advisory Board只有十几人,可是中国只有1人,德国、日本都在3人以上,连做研究人员很少的葡萄牙都有一个代表。四年前换届时,中国代表提出增加两名中国人,最后无奈被日、德联合否决了。2011年德国ICTP大会,中国参会人数接近100人,占总参会人数5分之一,仅次于东道主,可是没有安排一个中国Keynote speaker,仅有两个Invited paper,获奖Poster也没有中国人的份。可笑的是,德国会议主席给自己的团队发了个一等奖。其实这并不是中国人水平很低,在塑性加工领域,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国人早已今非昔比,科研成果已不比那些国家差多少了,有影响的成果和学者也越来越多。

    再如国际生产学会CIRP, 我们常称其为贵族会,主要由德国、美国、日本、丹麦、英国的若干著名学者控制。很多中国人只知道其会志CIRP Annals的SCI因子很高。每个国家会员不超过6个,在其Forming分组,几十年来还没有一个中国人成为会员。CIRP每年8月底会召开一次年会,每个会员只能发一篇文章或推荐一篇文章,入会条件是发表过两篇文章,没有强力支持者根本没机会被推荐或成为会员。同样,国际冷锻学会(ICFG)也是类似组织,不过还好,上海交大已经有人成为会员了。

    以上情况正在得到逐步改观,但这个过程也许是漫长的,因为这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在塑性加工领域,要融入国际学术组织,必须首先创造机会逐步打入进去,为中国学术界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争办系列著名国际学术会议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比如哈工大张凯锋教授主办了2006年第9届国际超塑性大会,在这一领域中国无疑建立了巨大影响和话语权。本人正在筹办的NUMIFORM2013 (11th)国际学术会议已经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当然,我们还有IDDRG、NUMISHEET、AMPT、MetalForming等著名国际会议有待争办,相信是不远的事情了。

    但我们不应满足“融入”或“接轨”,还要敢于创造新的以“我”为主的学术组织,比如塑性加工领域的亚洲微成形交流会、环黄海镁合金研讨会都给我们创造了机遇。

    这里还没有具体谈到博士教育的问题。经过自己攻读博士、培养博士和与国际学术界多年接触的经历,我认为中国的博士教育比较欠缺的还是国际化方面。毋庸置疑,英文是我们博士生的弱项,毕竟目前英文是国际通用主要学术语言,我们的学生考试没问题,但用起来就不能说很到位了。很多学校毕业的博士没有英文口语交流经验,写作等都不很熟练,对英文领域通用的学术词汇和名称并不了解(中文往往有自己的学术词汇或名称,比如一个定理或假设,中英文之间不一定有直接联系),国际交流时受到限制,不能很快表现出真实水平,或不容易快速进入状态。其次是缺少国际学术交流经验。很多学者发现,日、韩、欧、美的博士生常常成群结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而我国博士生很少。但近年已有很大改观,例如2010年西工大10余名研究生去韩国参加NUMIFORM国际会议,哈工大、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也都有这些现象了。我们所也积极支持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国外参加会议,我们团队第一个出国开会的是个硕士生。这些事情与历史有关。过去,老师尚且缺少机会和经费出国参加会议,更顾不到学生了。如今经费逐渐充足,需要学校和导师共同制定政策创造机会。以后中国的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多了,见识必然多,认识国际学术名人不是什么难事了。中科院请进来的政策很有效,我们所几乎天天有国际名人前来访问作报告,学生想听报告、与国际同行探讨学术问题几乎是天天有机会。

    其实,说我国的博士教育缺少国际化也不尽然。我国的博士教育起始于1980年前后,国家的博士学位条例、各学校的培养过程都参考了美、欧、日等先进国家。只不过,我们学的过全,学得多的是表面,较少顾及实质。比如博士论文评审专家以前达到7-10个,现在减少了一些,可是由于有一两个反对的不会起作用,评审人权利弱化、分散,写否定意见就少了。答辩专家请5-7人,权利也分散,造成答辩走形式的多。我们是否学学英国只有一个评审人,他同时又是答辩专家,授予一个学位,他要用个人学术信誉担保的,也可以避免研究方向相差太大的问题。

    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举国都在谈“创新”,但人们对“创新”的理解相差太大。单对博士培养而言,应该是学术创新或学术发现。但目前很多培养单位和导师理解不同,有些将工程设计都看成创新,造成博士标准相差过大。其次,将发表学术论文看成博士论文是否合格的评价指标,根本是本末倒置。发表论文是培养环节,只适合做参考。

 

与JMPT期刊创办人、荣誉主编及AMPT会议发起人、中国文化爱好者、苏格兰老朋友Prof Frank Travis(77岁)十五年第三次相见,此次他送了我一本最近出版的自编小说The Making of a Good Man

与两位中国同行学者参加AMPT会议

访问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与Numisheet2014会议主席、美籍韩裔教授JW Yoon(右)进行学术交流

London Bridge



https://m.sciencenet.cn/blog-702820-619723.html

上一篇:如今科学家该干点什么事才有意义?
下一篇:环黄海镁合金研讨会(YSR7)顺利结束了

32 刘广明 喻海良 支丽平 屈林 徐耀 吴锦宇 蒋继平 孙学军 曾晓浩 马雷 孙静宇 高文元 李土荣 高兴川 唐常杰 强涛 庄世宇 褚昭明 高大维 张光银 刘淼 蒋迅 毕鹏翔 宁利中 李本先 fansg hao SCIindex ycjyf Guangmei401 tianbj studio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