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何来僾逮器,其名曰显微(读图偶拾244)

已有 2013 次阅读 2022-12-29 15:1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显微镜1 - 副本 (2).jpg

清·乾隆显微镜,直径12.5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配制紫檀木盒,镌刻御制诗,并以锦袱、锦匣收贮,可知珍视宝惜之情。

显微镜2 - 副本.jpg

清·乾隆显微镜,直径12.5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两面微呈凸面,嵌于木框中,执以观物,有放大效果。

显微镜1 - 副本.jpg

清·乾隆显微镜,直径12.5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配制紫檀木盒,盒盖镌刻乾隆皇帝御制诗:“玻璃制为镜,视远以堪奇。何来僾逮器,其名曰显微。能照小为大,物莫遁毫釐。远已莫可隐,细又鲜或遗。我思水清喻,置而弗用之。”“乾隆丙子御题”(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年,1756年),又有“几暇怡情”“得佳趣”两方印文。

1.jpg

乾隆皇帝《咏显微镜》:玻璃制为镜,视远以堪奇。何来僾逮器,其名曰显微。能照小为大,物莫遁毫釐。远已莫可隐,细又鲜或遗。我思水清喻,置而弗用之。

2.jpg

“何来僾逮器,其名曰显微。”僾逮[ài dǎi],凸光镜、眼镜的别称。【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卷二十五·玻瓈:僾逮  字典僾逮,玻瓈类也。能照小物为大,见邱陵学山。按,眼镜亦名僾逮,盖用玻瓈之类为之。” 玻瓈,即“玻璃”。邱陵,即“丘陵”,避孔丘讳。

十五世纪中叶,只有一个镜片的单式显微镜出现。乾隆皇帝的显微镜,就是单式显微镜。也就是人们现在俗称的“放大镜”。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李渔(1611-1680)在小说《十二楼》(成书于1658年)中曾写到显微镜:“显微镜大似金钱,下有二足。以极微极细之物置于二足之中,从上视之,即变为极宏极巨。虮虱之属,几类犬羊。蚊虻之形,有同鹳鹤。并虮虱身上之毛,蚊虻翼边之彩,都觉得根根可数,历历可观。所以叫做‘显微’,以其能显至微之物而使之光明较著也。”

显微镜源自西洋。康雍乾(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由外国传教士带入中国的显微镜不在少数。




https://m.sciencenet.cn/blog-708326-1369642.html

上一篇:清代咏黄鹤楼故址三首
下一篇:微笑江豚肆弄潮(古今诗词咏江豚续三百五十二)

13 朱晓刚 尤明庆 武夷山 杨正瓴 郑永军 谢钢 刘钢 孙颉 李学宽 史晓雷 程少堂 马鸣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