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期刊编辑版权研究的人切入点

已有 3388 次阅读 2011-6-25 17:48 |个人分类:编辑出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北京大学, 中国高校, 切入点, 医科大学, 丹江口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版权工作委员会,是我于2001年丹江口常务理事会上倡导建立的。首任主任是北京大学学报的陈进元编审,就在今年5月26日,陈老师不幸因病离开了我们。陈老师兢兢业业,将版权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不仅为同行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也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本届专业委员会有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学报主编钟紫红编审担任主任,钟老师也是一位认真的、潜心研究的学者,活动注重学术性。在去年专门开设分会场报告研讨之后,今年又要专门召开专题研讨会,新加入的年轻编辑的积极性很高,准备了七八个报告。尽管我没有负责过委员会工作,但一直是一位积极参与者,每次开会我都会准备一个发言,与大家交流研讨。担任副理事长之后,更是理所当然地由我分管。这一次,年轻人的积极性比较高,本来我不想发言但钟老师还是希望我做个报告。原来我提供的题目是“出版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这个题目以前讲过2次,再讲总感觉对不起大家。
     呵呵,水平不行但挺勤奋,老婆说我这是自虐。也许在外人看来有点,但我总新欢玩点新东西,不是块做学问的料。编辑培训8月在宜昌举办,我原来讲的是数字出版,我总感觉讲过两遍了,也该换一换,交替着讲,也好让人有点新鲜感。所以也再次“挑战一下自我”,希望深入到网络学、传播学之中,来探讨期刊数字环境下的出版。拟了个题目叫“期刊的网络传播”,框架是:网络——传播——期刊网络——期刊传播——网络传播——期刊网络传播。
    因此,在版权专业委员会的活动中,我提出给自己“找点麻烦,增加点难度”,给年轻委员谈谈“版权研究的切入点”,希望对大家今后开展研究有所帮助。思考了几天,今天形成了一个提纲,发出来,听听意见。——赵大良
 
1 版权工作内容
版权立法、司法与管理研究;
有关版权信息交流、传播和宣传普及;
版权专业的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
版权法律咨询和政策建议;
版权集体管理,版权鉴定;
版权代理、版权贸易;
侵权打击和权利维护。
2 版权研究:版权理论
不同角度、不同文化条件下对版权概念的理解和解释:
书商版权理论,
财产权利学说,
人格(精神)权利学说 ,
无形财产权学说 ,
知识产权(权利)学说,
商品化权学说
“权利人一使用权”模式——基于经济法,
“作者一支配权”模式——基于民法。
作者主导与公益优先,
作者权利与自然法则——“事实与创作的
3 版权研究:版权保护
法律制度和体系:法律的实施,法律的完善,体系间的比较和冲突;
保护的现状研究:文化和认识以及社会环境,法律后果的预测与推理,现象的分析与归类以及调查研究;
版权的客体形式变化(数字化等);
侵权的现象分析和法律界定,预防和惩罚;
保护技术开发;
4 版权研究:版权利用与贸易
版权所有的确定
版权的行使和转让
版权的贸易规则与实践
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区分
版权与经营风险
5 研究的思路
由具象到抽象
方法论:哲学意义上,文化层面的思考;
规律性:指导性、预测性和发现性;
对策性:难点、疑点和共同点。
由点到面
主体研究:特点、责任、需求等;
过程研究:流程、规则、条件等;
关系研究:相互作用、影响和适应等。
6 研究的方法
实证研究:设计好方案,花时间处理数据就可以形成一篇文章,包括文献数据和调查数据。
问题研究:现实中碰到或可能的问题,解决了就是研究成果,在习以为常中找问题——从科学和理想的高度来审视,就会发现方向。
跨学科研究:借助已有的理论——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审视版权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法律解读:结合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的理解,阐述意义,明确界限,贯彻落实,提高效率。
比较研究:经验的介绍,数字化与传统出版的比较,不同形式间的异同,不同文化、历史环境的不同,不同法系的不同,比较中发现规律。
谢谢!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721-459195.html

上一篇:无意中整了个编辑职业规划系列
下一篇:七月一日谈信仰

1 陈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