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览载比和引载比:网络学术传播评价指标的构建 精选

已有 3780 次阅读 2011-9-25 22:23 |个人分类:出版视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评价, 网络传播, 空览比, 空载比

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学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而基于引文分析的学术影响评价指标,已经不能反映网络环境下的传播效果评价。到目前为止,人们只是以简单网络浏览和下载频次来评价和反映学术论文的网络传播效果。这种发自传统发行量而设计的指标,似乎是客观的评价,而如同发行量一样,具有极低的可信度。

首先是数据的客观性很差,浏览、下载不考虑技术性作弊手段,单凭个人的有意点击就会影响到数据的真实性;

其次是数据的完整性较差,不同数据库以及期刊自办网站的浏览和下载很难完整地被统计在内,一个不完整的绝对数据很难说明问题。

一个客观性差、一个完整性差,两个天生的缺陷足以使这样的评价指标失去意义。许多人以此展开的效果分析,实在是让人怀疑。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学术论文网络传播效果,本人试图构建两个新的指标。基于web浏览和下载的基础数据,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浏览的数量是反映了读者的关注程度,或者是说研究的热点程度,但是浏览摘要而不阅读全文,说明文章的标题或者说主题“吸引眼球”,而了解初步信息后就被放弃了,不愿意费力气下载,更不愿意费时间阅读了。

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指标,可以称作为“空览比”,是指统计时间内一篇论文的网络被浏览频次减去网络被下载频次,除以网络被浏览频次的比值。这样一个相对的评价指标,就可以有效地解决绝对数据的不完整性问题。

空览比=(网络被浏览频次-网络被下载频次)/网络被浏览频次

相对数据尽管是可以解决绝对数据的完整性问题,但并没有解决数据的客观性问题,并不能避免或减少人为操作的影响,如果人为点击,加大被下载频次,很容易来改变自己论文的“空览比”。我们还必须有另外一个指标来牵制。

为此,我们再设计一个指标,权且称作为“空载比”,是指在统计时间内一篇论文的网络被下载频次减去实际被引用频次,除以网络被下载频次的比值。

空载比=(网络被下载频次-实际被引用频次)/网络被下载频次

这样一个相对的指标,不仅解决绝对数据的完整性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抑制空览比指标中的被下载频次的人为干扰。如果空览比很低,而空载比很高,在同类期刊中如果表现明显,人为因素很容易显现出来。使人轻易不敢作假。空览比、和空载比是越小越好,浏览一次就下载一次全文,下载一次就发生一次引用。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设计。

在我们对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一种现象:一篇论文的被下载频次大于被浏览频次,而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出现,而是一种必然可能,约占数据的10%左右。原因是:数据库出版商在用户浏览篇名而还没有具体集中浏览某篇文章的情况下,就提供了全文下载窗口。这样,空览比越小越好,而可能会小到负值,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计量学评价中,好像还没有一个这样的指标。

为此,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改进。将空览比改为“览载比”,也就是指网络被下载频次除以网络被浏览频次,比值越大,说明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越大,部分论文的览载比会高于1。

览载比=网络被下载频次/网络被浏览频次

如,某篇论文或某本期刊、某人、某单位的论文的览载比=

网络被下载频次56次/网络被浏览频次123=0.4553

同样,将空载比改造成为“引载比”,也就是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除以网络被下载频次,即使出现网络上被下载频次少于被引用频次,也是可以理解的的,因为网络的传播还没有完全取代其他的传播方式,一个网络数据库的零或小量下载并不能代表其他网站没有下载。

引载比=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网络被下载频次=

如:被引用10次/被下载56次=0.1786

    览载比和引载比,两个指标也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被引用频次与被下载频次之间的相关性已经有很多研究,已经基本证实是相关的。那么,如果引载比出现波动或者是异常,应该是可以以自身变化规律和同类期刊的平均水平来限制。当然,被引频次已经很难获取到客观的数据就是引文分析的悲哀和落败。本人另文论述,并已经提出了一套评价方法——文献词频分析评价法(随后见《编辑学报》)
    也正是因为是一个新的设想,还可能存在其他各种不合理的因素,所以我发布出来,希望大家一起参与研究探讨,共同适应网络传播的需要,构建网络传播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赵大良,2011年9月24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721-490377.html

上一篇:一本书vs半斤肉
下一篇:课件:论文写作别裁——以编者和审者的视角

9 许培扬 武夷山 赵星 谢鑫 王芳 张玉秀 王启云 曹聪 何学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