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出版单位+学科专家”办刊模式

已有 5562 次阅读 2012-7-4 11:55 |个人分类:出版视点|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出版, office, style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期刊中心主任颜帅,在新闻出版总署“精品期刊建设培训班上的报告”中提出:“出版单位+专家提出办刊,是理想状态、发展方向。”他进一步论述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国内外成功经验,认为:“出版单位和专家提出办刊(不管谁先提,共同办就行)是创办期刊的理想状态。我更感受到,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是多么重要、多么迫切。出版单位提出办刊,一定要取得专家在调动学术资源方面、精力投入方面的支持;专家提出办刊,一定要取得出版单位在基础建设、资源条件方面的支持。专家提出办刊,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有能力才敢上的;出版单位提出办刊,一定是经过反复权衡、有条件才敢上的。专家办刊,是为了汇集学术成果、占领学术高地、扩大学术影响;出版单位办刊,是为了学术声誉和市场经营的完美结合。”【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7cb080106a7lu.html

对此,我十分赞同。但是,在专家和出版单位合作出版的过程中,我认为还应该注意:

(1)学科专家和出版单位之间的平等性,也就是讲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出版单位,在期刊出版方面经验还很不足。但是,我们国家存在的“攀龙附凤、崇洋媚外”也影响到中国的学术期刊健康出版。一些学科专家与国外出版单位合作,很少干涉出版事务——认为人家专业;而与国内出版单位合作出版,常常是越位指导出版单位安排出版,意见不一致,就认为出版单位是不懂。比如说,刊期的确定、版式的设计、发行等等。

(2)出版单位的出版服务是一个方面,但是出版单位的出版编辑的自卑,也常常缺乏与学科专家的有效沟通。做得好的,往往是“出版编辑”能够与学科专家——主编默契配合的。涉及学术上的问题,不是推脱,而是积极配合;涉及出版的不是抵触而是以专业素养来积极沟通。

(3)就是颜总编提到的出版条件的配置,专业化的出版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和专业化的出版流程,也是必要的保证。

(4)学科专家和出版单位具有一个共同的“出精品”的目标,是合作的基础。只有目标的一致,才能达到沟通的畅通。特别是,目标的差异性的相互理解——学科专家要的是学术名声,出版单位要的是品牌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一点,需要出版单位改制,改制后才能专注于自己的目标——经济效益——或者说是理直气壮的追求效益。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721-588813.html

上一篇:五律:晨思
下一篇:沧桑过后的坦然——读《热土亲情,此生所依》有感

11 许培扬 王晓峰 蒋新正 任胜利 程智 唐常杰 张玉秀 蒋磊 高英 何学锋 xuqingz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