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小编答作者问

已有 3266 次阅读 2013-11-28 08:33 |个人分类:编辑出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前些天,邮箱里收到一位以前投稿本刊的作者给我的两封信,信中给我留了两个问题。我针对问题谈了一下自己的认识,感觉可以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各自的认识,欢迎交流,相互促进!

  【问题】请教赵老师,别人说我文章太长,浪费了数据,应该分为两篇。您觉得这种情况怎么处理?打扰您了。

【回答】这个问题是认识问题,文章的长短不是评价的标准,一些专家简单地以“国外长文章多”来说明文章水平高是片面的,关键是看文章的内容,有没有内容。长短是表述的问题,以素材堆砌或者论述松散而没有明确的主题或者脱离主题都可能造成“长篇大论”。文章只要有内容就有价值,价值分两个方面:(1)理论价值——主题相关性的发现和理论;(2)素材,为别人进行理论研究提供基础。从出版的角度来讲,这两个方面都有价值。但是,从写作的角度看:素材堆砌,缺少凝练和拔高,特别是主题不明确。如果在论述已经充分的情况下,堆砌就是啰嗦。啰嗦反倒是会影响主题创新性和价值的表达。数据是否被浪费,不是看数据的多少而是看对数据背后的规律是否充分分析以及数据与主题的相关性。数据相关性强,多是充分的表现但也有个节约版面和阅读时间的限度,适可而止。数据精炼是提升文章水平和层次的手段,而拆分发表肯定是变成多篇水平平平的文章。

【问题】赵老师,您好!冒昧打扰百忙中的您,咨询一个投稿问题。我的论文投到某期刊,连着两个月换了两拨审稿人,是不是我的论文水平不高,被拒绝审稿了?

   【回答】除了审稿人本身或者编辑的原因以外,从作者角度分析,原因一般有:主题太偏或太具体,非研究方向一致的人,把握起来比较困难;二是选题创新一般,而没有大问题,录用又不甘心,退稿理由整理起来需要花费的精力较大。总之,不是很容易审或者是不值得审——难。一般来说,跨学科的文章在审稿过程中就是比较难以选择审稿人,因为找到同样一位兼顾和熟悉所跨学科的人比较难,否则,了解主学科不了解相关学科,或者是熟悉相关学科而不了解主学科,特别是相关学科在文章中又作为比较重要的基础或手段的时候。比如说,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工程问题,数学方法又不是常用的方法,那么熟悉数学的不了解工程对象,了解工程对象的又对数学部分吃不透,这样的稿件就比较难审。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721-745316.html

上一篇:平平仄仄很简单
下一篇:关于论文重复(复制)的认识

1 孙学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