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
开学季,说说读研的那些事 精选
2024-2-22 15:47
阅读:6121

微信图片_20240211210115.jpg

读研是网络媒体经常讨论的热点话题——常有一些“过来人”在网上介绍如何选导师、关于论文写作和答辩的那些事、专业就业前景。而很多“科研小白”对读研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他们往往“走一步看一步”。和这种“懵懂”的情况形成剧烈反差的是,每年都有很多研究生在挣扎,挣扎于找不到科研点子、做不出实验、不会分析数据、发不出论文、毕业论文盲审没有通过、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大学、研究所每年批量“制造”出了大批研究生,很多研究生的挣扎、痛苦,都不会像“声浪”一样传递给社会,甚至个人的遭遇、悲剧不会轻易向他人公开。另外一方面,研究生导师也会困惑于研究生教育的种种,感到压力山大。在开学季,有必要条分缕析地把研究生教育的种种运行机制、面对的问题分析清楚,增加对这个“系统”的理解。

(一)

研究生进高校读研,需要支付学费,但是并非像“点菜吃饭”那样接受有偿服务,即不是用学费来交换毕业证和学位证。研究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达到一定的要求(通俗地比喻为“跳过横杠”)才能毕业。

但问题是,人是不一样的,面临的环境或者条件也不一样——人的基础不一样,性格脾气不一样,读研动机不一样,做的课题不一样,导师不一样,实验条件不一样,幸运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同样的时间,很难达到同样的高度。

现在的情况,并非是让学生达到同样的高度,而是设立一根“适合大多数人”的横杆,让大多数学生能够跳过去,毕业并拿到学位证。

但问题是:不同学校横杆设置的高度一样的吗?同样的学生,到差一点的学校,就能轻易跳过去;而到好的学校,毕业难度可能很大。

而且,当学生进校后,就会发现自己正和时间发生“战争”。读硕士一般学制三年,但从第一年九月份进校,到第三年三月份交硕士论文,这之间只有两年半时间;更何况,第一年还要上课。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出科研、发表科研论文、写出硕士论文,难度相当大。

更何况,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生就业,大学也在乎学生就业率。而学生就业,往往需要实习、投递简历、网申、参加面试,这些都需要时间。而想出国深造,则需要花时间复习英语考试、网申。有些学生还想考公务员、选调生。但这些有关职业发展的事务会和研究生完成学业发生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读研往往适合“依规蹈矩”的学生,导师也喜欢“依规蹈矩”的学生。而所谓“依规蹈矩”,就意味着学生脚踏实地把精力集中于做科研,毕业后选择去和专业相关的行业工作(这样就不用跨专业参加自选实习了);这还进一步意味着在科研上做“保险”的、能顺利产出成果的科研,把稿子投给“合适价位”的学术期刊,以便能够正常毕业。

当然,“系统”里面不全是这样听话的“螺丝钉”。也有一些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平时外出参加自选实习,到了参加组会前夕,临时抱佛脚捣鼓出一些数据,或者一味地糊弄导师。他们还会“走捷径”,比如用人工智能帮忙写论文、在网上找“抢手”写论文、把论文投给收取高额发表费但审稿要求不高的一些开放获取杂志。

(二)

由此可见,研究生教育真的很困难。也许你说:可以通过严格的遴选,把一些质量不高的学生排除在外嘛。但我想说:哪有那么简单?就拿研究生招生来说,一些学校在介绍自己的招生经验时,常常吹嘘自己招收985高校学生的比例有多高。但问题是:你招收了一些所谓“高质量”的学生,那些“其他质量”的学生总得去到别的学校(这就像能量守恒、质量守恒一样)。在全国范围内,生源还会成为问题。

而如果假设你的讨论范围是院系的话,也是一样的。你优先挑选了“好”的学生,别的学生总得要落实到别的课题组,总量还是不变的。更何况,虽然说研究生选导师是“双向选择”,但在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招生面试环节,招生名额往往不是直接给到具体的导师的;通过短短的二十分钟面试,也很难全面了解一个学生;即使这个学生表现一般,但招生是考虑学生的相对质量,最终这个学生还会被招录;在进校之后的师生双向选择阶段,彼此的了解也是很少;即使学生不理想,导师没有别的选择,又不想不招生以至于影响项目进展,于是只能把不理想的学生招进课题组。

(三)

现实不是理想化的。

就业率、毕业率、课题组出成果,这三者存在着矛盾。大学希望有高的就业率,比如100%,学生也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这就需要更多的投简历、实习。而且,学生找到了一份工作,还会不断地应聘面试。但是,导师需要更多的文章、更好的文章。而毕业论文的盲审专家可不管学生的想法、学生的现实情况,只管你的毕业论文是否实现“超高质量”(更何况,三年制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和五年制直博生的毕业论文放在一起评审,也无法区分谁是三年制、谁是五年制)。可以说,大家都在追求理想化的境界,从而各个方面(找工作、毕业、发论文)越来越内卷。

导师也不是理想化的。有的导师把学生当成朋友那样对待,不push,不盯,把前期积累的数据给学生分析、发文章。她对学生说话用“这样分析数据的方法是不是不大对”这样的语气,而不是直接说“你应该怎么做”。她同时带多位研究生,自己晚上、周末因为家庭原因不能去实验室。允许学生不按照大多数人的作息规律来办公室。她自己也会遇到各种压力,比如科研项目、评职称、家庭,也会在三月份写自科基金的时候修改学生的毕业论文。

很多时候,大学讨论的是理想化的口号和目标,比如攀登科技高峰、解决卡脖子的技术。但是,研究生和导师在deal with不理想的东西(这些东西也符合客观规律,因为没有人有“三头六臂”)。研究生在deal with毕业和找工作的矛盾,在想着如何短平快地达到毕业要求;导师在deal with学生不听话、不出活的问题。而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导师面临家庭和事业的矛盾,学生面临自己科研能力不行以及各类性格问题(虚头巴脑等)。

(四)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研究和发表通俗文章、采访报道的“富矿”。我在这方面发表“数不清”的文章(至少有100多篇)。代表作有:

[1] 马臻《研究生和导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文汇报2016-9-9(7).

[2] 马臻《破解研究生和导师“不咬弦”的“魔咒”》文汇报2016-11-25(7).

[3] 马臻《除了实验和论文,导师要不要跟学生谈人生?》文汇报2019-1-4(8).

[4] 马臻《导师不让参加自选实习,矛盾如何解?》文汇报2021-3-26(6).

[5] 马臻《研究生师生矛盾及化解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2): 1-5.

[6] 马臻《指导、管理研究生的实践和思考》科技导报2015(16): 111.

[7] 马臻《组织行为学对指导研究生的启发》科技导报2015(22): 127.

[8] 马臻《带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尝试》科技导报2016(16): 163.

[9] 马臻,淳洁《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发力点——专访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马臻教授》大学2022(13): 1-5.

[10] 马臻《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中的难点问题》大学2023(26): 1-2.

[11] 马臻《对导致导师培养研究生困难的几个因素分析》上海研究生教育2022(1): 13-17.

[12] 马臻《研究生和大学教师困在“系统”里》上海科技2023-12-29(6)

不同的人关心不同层面的东西。学生关心的是如何做科研、如何开题、如何答辩之类技术性的东西。导师关心的是类似于导师培训的东西,比如如何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如对付difficult people。研究生院、研工部的管理工作者关心的是管理机制、经验做法,比如研究生教育督导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还有一个层面的内容,是课题组“生产关系”或者说师生体系“运行机制”方面的。这其实非常重要。

要明白课题组是如何运行的,研究生导师生存发展的“三角双锥”模型。要明白研究生职业发展和课题组生存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明白研究生职业发展和完成学业之间的矛盾。要明白现今大家追求理想化的情况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很多大学都在说要培养“高精尖缺”卓越的研究生。但在我看来,“冒尖”的同时,如何转化“后进”的研究生也是值得研究的。提高质量,需要把握症结。症结在于:无论是培养机制还是人(导师、学生),都不是完美的。但各种考核的要求(比如晋升职称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就构成了矛盾。有矛盾不一定是坏事(即要求高不一定是坏事);这就使得我们能有机会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71964-142262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