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等待的艺术 精选

已有 8683 次阅读 2009-7-23 06:39 |个人分类:我的散文|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在美国社会,日常生活中什么事情都要等待,最明显的就是有秩序地排队。第一次到加州迪斯尼乐园旅游的时候,曾有个乘坐木艇从“瀑布”上冲下来的精彩游戏节目。我和妻子从假山的外面开始排起,以为队伍就只限于眼前的这些人。谁知道队伍绕七绕八,从假山的前面绕到假山的后面,又绕到了假山的里面。假山的里面是一层一层的,队伍绕了一弯又一弯,一直排了三个小时的队才排到。真想说:早知道要排三个小时,早就不玩了。

后来,知道减少等待的秘诀是:1)避免周末和节假日,而选择平时去游玩。2)进迪斯尼乐园后先分析哪些节目是精彩的、排队人多的“大项”,哪些是不那么精彩的、排队人少的“小项”。然后先到“大项”门口领取免费的“快速票子”,上面写好让你一个或者两个小时候回来通过“快速通道”进去游玩。这时候你就可以先不用在“大项”门口排队,而先去玩稍微需要排队的“小项”,然后再折回来。

其实,
生命中、生活中、科研中,等待何尝少呢?

一篇科研论文,从提出实验想法、执行实验、撰写文章,到文章审稿、校对清样、网上发表、正式印刷,往往需要一年时间。文章投出去了以后,需要漫长等待。文章接收后,更需要漫长等待才能看到文章的卷号、期号和页数。每次论文在网上登出来后,我都到该杂志主页看看最新的一期是什么时候出版的、发表了多少篇文章,多少时间出一期,然后看看我这篇文章排到哪里了,在这文章前面还有多少篇文章。

等待,也有
等待的艺术。

比如2006年我申请博士后的时候,雇主写电子邮件问我什么时候能来。我知道他急着要招人干活,就说我下周快要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了,之后随便什么时候来都行,可早可晚的。

但是其实我心里唱着“空城计”,因为虽然下周要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但是博士论文还没有完全写好(我是先进行答辩,然后才上交博士论文的),再说还想把剩余的两三篇文章写出来。

更何况,上岗需要合法的身份。我当时正在准备申请OPT(一种毕业后的临时工作许可文件),而申请这个需要三个月时间才能得到批准。没有这个东西,我就不能上岗。

于是,雇主叫我填了各种申请表格,还把我的材料送到各级单位,包括美国能源部进行审批,这一个过程也花了三个多月。

在这三个月中,妻子叫我去催问老板到底批准了么。我的回答是: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拿到OPT),就不要去催问别人。如果这时候去催问别人的话,雇主“将计就计”让你明天就去上班而你不能出现的话,那么就是你的责任。

等待三个月后,我的OPT得到了批准,我才去询问雇主。结果过了几天,雇主告诉我,我的材料正巧被能源部批准了,并且问我什么时候来。

等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等待也需艺术。很多事情,只要不要刻意去想,或者把等待当作是一种自然的过程,生活就变得愉快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964-245066.html

上一篇:美国“千年博士后”问题的根源【发表素材】
下一篇:生活本来就如同“交税”【修改后发表】

15 李侠 武夷山 茹永新 罗德海 薛长国 王桂颖 郭向云 杨秀海 刘立 刘颖彪 柳东阳 王力 王立 张旭 littlejo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