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自我修炼,不必急功近利【修改后发表】 精选

已有 11840 次阅读 2009-9-2 04:54 |个人分类:我的散文|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很多人(包括我)做事情,总喜欢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说我为别人“跑龙套”,最好“主角”先把文章写好,然后我作为“配角”测试催化活性把“填空题”填好,马上就能投稿。这样最省力了!

近日在整理书籍的时候顿悟,目的明确总比漫无目的好,但很多事情(比如看书、朗读英语和锻炼身体)不是做了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而且并不能因为得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不做。做事情的时候应该不但看到“树木”(眼前的事情),而且要看到“森林”。

有的人对自己说“森林”就是“将来的发展”、“美好的前途”,其实这只是自己给自己画大饼而已,功利性比较强。我顿悟,做事情要做到自己真正喜欢做,充满激情,且不要过多得“憧憬未来”才行。只管用心去做,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功利性太强、想东想西反而不好。

比如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位大学教授。最近两年我读了大量和科研课题无关的书。一开始读的是怎么撰写简历、怎么管理实验室、怎么建立合作的书;后来读了英语书和写作方面的书;再后来读了管理学方面的通俗书,比如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协调、激励理论等;最近一年转战人生哲学和励志书籍。读这些书,当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是为了“美好的前途”。别人不读这些书也能当教授,但是我觉得这些书就是有用。他们有启发智力、开阔眼界、使人豁然开朗、提高素养、激励斗志的作用。它们不但使我理解客观世界,而且使我理解主观世界。特别是西方一些人生哲学书(完全不同于中国的一些“讲故事”的人生哲学书),使我大受启发。

有句名言说: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Matthew Kelly在Perfectly Yourself一书中写道:Life is not about doing and having; it is about becoming.

这两句话的确非常值得回味。很多人忙忙碌碌地做着事情,却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追求拥有,比如拥有物质财富和头衔。但这都只是表面的现象,经不起几个追问“为什么”。重要的是在做事、看书、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有的人为了出国而出国,为了社会舆论而出国,拿到了offer,他“拥有”了,但是又何乐之有?

如果我不适合做一个工作,但是我通过某种途径蒙混过关,得到了这个工作。这样做的话,得到工作之前有什么提高,而得到工作后能否胜任,能否喜欢这个工作?

再比如写了垃圾文章投稿,一个杂志投不中,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投下去,总能找到一个地方。但是如此这般,即使最后发表了,又有什么价值?

我顿悟,做一件事情(比如当教授)不能为了做而做,采取的行动(比如看书、读英语)也不能指望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说现在的评价体系不在乎你看多少书,只在乎你发表多少篇文章、什么文章。在社会上找工作,别人不在乎你是否每天锻炼身体,即使每天再锻炼身体,也不能带来工作。但是人生的奥妙就在于becoming,就是说在申请教授的过程中充实提高自己、再造自己,和这个过程一起成长。写博客的奥妙也在于bcecoming,即和博客一起成长。我不用讨好读者,也不想装成不是我的我。我通过写博客来小结一些科研随想、读书体会和人生感悟。

很多事情,结局都是能想到的,比如多申请几个地方,多申请几年,多联系几个行业,总能找到一份工作,但是提高自己却是非常有意义和乐趣的。可以说,经历也是一笔财富,但是从更高层次上说,一个人做事情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哲学理念来做的,做事情虽然不能对心中指标性的梦想(比如考上大学、找到工作)带来直接成果,但是却是履行了自己的哲学理念,上升到了一种境界。

 

后记:本文在经过精心修改和扩充后,由《科技导报》2010年第13期“走向职场”栏目刊登。和博文相比,最终的《科技导报》版本“脱胎换骨”了。

 

文章下载:2010-13-127.pdf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964-252791.html

上一篇:在美国做博士后【已发表】
下一篇:职业发展,乐趣无穷!【发表素材】

34 孙到位 薛长国 郭胜锋 毛飞跃 张星元 罗帆 蒋敏强 寸玉鹏 张亮生 戴小华 杨秀海 段嫔香 陈国文 黎飞虎 刘立 刘颖彪 盖鑫磊 马福民 邹滨 杨文志 殷尔 王力 蔣勁松 李学宽 王群 左正伟 夏卫生 任益辉 ddengjian littlejoy yinglu jiaoanying zhluo ccfan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