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和研究生谈写论文和做实验【修改后发表】 精选

已有 20878 次阅读 2012-10-28 17:39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论文, 博士生, style, 英文文章

有的读者来信问我,如何提高科研论文的写作水平?我的回答是,自己读文献、看专业写作书只是一方面,最好由导师进行亲自指点和修改。如果没有导师的指点,还是延续自己以前的写作习惯,是学不快的。我曾得到硕士生导师的指点,她的英文文章很好。当时我看她改的文章,我懂的,但还是没有学会,并且还以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已经很高了。后来读博士,被博导改得“一片红”,一篇文章要改5-6稿,历时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投出去,真是快衰竭了。不过经过几次这么折腾,倒也学会了,虽然他没有给我传授具体的条条框框,我只是从修改的红字中悟出了潜规则。当时和我一个组的两个博士生,也经历了这样的磨练,学会了。


引言是科研论文重要的一个部件。写引言得有“流线型”,就是有章法,读起来顺畅。没有章法的引言,把自己知道的什么东西都“倒”出来。比如有的研究生读过很多文献,就详细介绍了文献。还有的在引言部分raise issues,说一些controversial的话。审稿人读到这样的话、观点、论断,眉头一皱。再说一遍,写引言不能罗嗦,而要有逻辑线索,实现引言部分的基本功能。

做实验得动动脑子。往往有些人做实验不动脑子,利用现有的仪器,什么东西能做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表征样品,导致用自己现有仪器或者自己熟悉的表征方法得到的数据很多,但这些数据不说明关键问题,而说明关键问题的数据却“蜻蜓点水”或者没有。比如说,要研究催化反应或者催化剂,可以采用各种表征手段,但针对所要回答的具体科学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表征手段。有的人拍了一堆电子显微镜,甚至连固体原料的电子显微镜都拍了,但这些又说明什么问题呢?你按照文献里的方法合成了沸石分子筛,得到的当然是和文献里一致的形貌学,这些和催化反应结果又有什么关系呢?充其量只是照着文献合成出一样的东西而已,更何况,为什么要材料的配比不一样,每个都拍电子显微镜呢?

别把文献当成是“爹”。有的人,看到外国文献,就视为权威。一旦看到自己的结果和文献不一致,就惊呆了,不是觉得很沮丧,就是不敢报道了。其实,文献里的说法只是对那个作者所研究的体系有用,是不是能移植到自己的体系呢,这需要甄别。催化剂制备方法不一样、组成不一样、预处理条件不一样、反应条件不一样,得到的关于价态的信息和反应机理,都可能会不一样。还有的人写文章有明显的主观导向性,还没有开始提供全面的证据,就假定某种价态是活性中心。其实,应该让实验事实来说话,一开始不要排除各种可能性。当发现自己的数据,无法用文献来解释而惊呆了的时候,要想想:我的催化测试结果是不是事实?这个催化剂比那个催化剂好,是不是事实?我的表征结果是不是事实?然后,从实验事实出发,去寻求解释,甚至做些额外的实验。而不应该从别人的文献结论出发,去否定自己的实验事实。

写文章最好把实验结果部分和讨论部分分开,实验结果部分就是客观事实,讨论部分可以有些个人观点。不要在实验结果部分掺太多的个人主观臆测。讨论部分当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观点应该基于实验事实,并结合文献的证据。切忌“天马行空”地脱离了实验事实去发表观点。讨论时要拿捏好轻重。自己不确定的,不要“死钻牛角尖”(即说了一大堆话,最后还是没有定论)。说不清的(机理),可以轻描淡写说目前还不清楚,可能是什么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讨论时对文献中的说法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地说明,主要谈别人用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论,和我们的观测一致还是不一致,要概括,不要长篇大论,不要把别人的推导过程也原样叙述。当你在组会上报告了你的发现,听众有各种看法,你也不知道哪种对时,你可以在讨论部分把几种可能的解释都提出来,给出实验证据说A机理可能不成立,和什么什么实验事实不一致;B机理也不成立,是因为什么什么原因;而C机理有可能,因为什么什么原因,在文献中,谁谁谁用什么催化剂研究了什么反应,发现了类似的机理。虽然研究的体系不完全一样,但解释是类似的,具体的值得以后去研究。

有时候研究了两个催化剂,发现催化效果有些区别。然后进行了相关的表征,比如氢气程序升温还原、XPS等等。根据得到的结果,人们很容易建立起所谓的“关联”,但这种“关联”能不能站得住脚?这正好比,两个催化剂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能否把催化活性的不同归结为颜色的不同?的确,催化剂的孔径不一样,价态不一样。但酸碱性质也不一样,活性组分的分布和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也有可能成为影响催化活性的原因。构建“关联”时,要分清楚哪些性质起直接的作用,哪些因素是“二级的”“二传手”,而哪些(比如催化剂的颜色)是无关的、催化剂自有的性质。

如果一个科学解释或者说理论是对的,应该能经得起“诊断实验”的检验。比如对每种催化剂,改变活性组分的含量,再做氢气程序升温脱附、XPS,看看在同一个体系中,是否有关联?有时候测试了第三种催化剂,发现活性坏透了。有的同学就把这个催化剂的数据删除了,就当自己没有研究过。其实,这里面蕴含着很多信息。你刚才已经研究了两个催化剂,建立了所谓的“关联”,如果的确是这么回事,第三个催化剂的数据应该正好“嵌”如这个所谓的“关联直线”中。你看看能不能“嵌入”?如果不能“嵌入”,说明你提出的“理论”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做实验也要想好了再去做。往往到写论文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东西都没有想好去做。举个例子:催化反应测试的假设前提是,实验条件是一样的,包括催化剂的用量是一样的。有时候别人让我测试样品,一开始送来0.2克,后来有一次说只合成出0.158克。我当即就把样品退了回去,说你合成出0.2克再测试。他说,他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催化活性。我说,做实验,最后是要发表文章的。我默认测试样品得到的数据,以后会用在文章的图里面。而如果现在实验条件不一致,即使得到了好的活性,以后还是要重新测试,这不是浪费时间吗。再比如,比较的时候,也要求在一样的条件下比较。比如三种不同的载体,上面的活性成分是一样的,于是做实验、作比较,要求活性组分的含量也是一样的,这样才可以。而如果活性组分的含量不一样,很难说活性的区别是因为含量不一样引起的,还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

总而言之,写论文、做实验都是学问。经过指点,第一稿和最后一稿会有很大的区别!虽然我说话很直,但我相信,戳得越痛,改进越大,得到的结果也越好。


后记:修改后由大学生杂志刊登,2013年第2期

PDF下载:马臻-大学生杂志.pdf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964-627011.html

上一篇:海归——科研起步【修改后发表】
下一篇:买房子和找工作的类比【已发表】

42 李双双 胡业生 尚松浩 郭术津 朱志敏 彭真明 郭胜锋 江贞星 温世正 李璐 陈楷翰 刘光波 李培光 杨艳明 许有瑞 陆俊茜 李孔斋 刘安金 王亚娟 郑春 刘欢 唐小卿 刘淼 吕喆 刘宇峰 唐常杰 张启峰 武焕春 蒋永华 余世锋 许稹 刘建兴 余皓 王加升 王萌杰 王晓霞 强涛 宁为华 仲银鹏 贾真珍 wgq3867 yj22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1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