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松鼠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ngshuhui http://songshuhui.net/about

博文

个案分析:什么样的科普文能换钱?

已有 2311 次阅读 2008-9-2 14:16 |个人分类:八卦|关键词:学者| 科学传播, 写作

以某篇文章为例分析一下写给大众媒体的简单的科普文章的写法。

松鼠会成立以来,松鼠们的创作热情都很高,8过,在这里,俺还是要提两点不足:

1、 新松鼠尚需逐渐体会网络文章与纸媒文章的区别。相比胖胖的可以在屏幕上跑马的网络文章,纸媒文章的行文通常讲求简洁准确。

为啥要“简洁准确”捏?最简单的经济学上的解释:纸媒要为每个字都付钱,当然希望每分钱都花在实处。

2、 内容上,初学者要学会注意行文的结构。结构、写作目的这类东西,一想到,就想起了小时候做的荒谬的阅读分析,8t呢,对写作者而言,他们还是粉重要粉重要滴。想想看呀,要写一个东西,当然要知道自己 要写什么? 要怎么写? 读者可以没意识,作者必须有意识,哈!

下面以小橘子的“手机爆米花”为例,(橘子应名木吉子,但我的机器打不出那个字来,大家心领神会吧,就是那个改名orange后,13就不认得的橘子啦。)

文章呢,先是简单介绍手机爆米花的事件,然后引申至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结尾处再放个健康建议。从一场闹剧到科学再到健康,所有得转折都很自然,读者阅读时几乎感受不到结构的存在,而且行文简洁准确,挺好的。

哈,不多说了,先看文章。

手机的新功能——爆米花

作者:橘子;刊载于《南方人物周刊》

六月初,三个名为《手机爆玉米花》的视频突然风行网上。画面中,四只手机同时来电,围在中间的玉米粒瞬间变身爆米花。此后12天内,视频点击率仅在YouTube上便达400万,观者无不联想自己的大脑,为手机辐射的威力唏嘘不已。为探究真相,笔者特意调动了8枚手机,当众实验。一阵噼哩叭啦的手机铃声响过,5颗玉米却纹丝不动。一周后,美国CNN电台果然郑重辟谣,原来视频的始作俑者竟是一家蓝牙销售商。6句话,叙述引起这篇文章的闹剧的经过,足够!有兴趣者可去看看橘子在开始的网络文章中如何描述的这个事件,即可略体会一下网络文章与纸媒文章的区别。橘子的网络初稿见这里

略加推理,我们便不难想象,手机既不可能爆米花也不会“爆人脑”。虽然手机辐射频率也属微波,但如果手机能像微波炉那样使玉米里的水分子极化、振动并气化,那人们握手机的手指估计也会热血沸腾。蓝牙销售商承认:“真想爆玉米估计要将1000万颗手机密密麻麻堆在一起,而且并不保证一定可以爆开……”玉米一案就此作罢,毕竟手机辐射对人脑的热效应几乎就在表皮,还不及日光浴的1/10,只要局部血液循环略微加快这些热量便可散去。

对手机爆米花闹剧的科学分析

非热效应才让人不知所措,它的作用机理至今没有定论,一种解释是,人细胞中的DNA分子带电,在手机周围的电磁场中就会受力甚至被扭坏,这是基因突变、细胞周期改变和细胞癌变的前奏。顺承句,引入问题:手机辐射会否对人有害呢?——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纸上谈兵的原理暂且不管,可是,连将实验结果奉为真理的细胞学和流行病学也交不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比如,某些神经细胞在相当于手机辐射的微波照耀下发生DNA改变,但是这种改变能否造成染色体异常却是未知;医生们则关注各种可怕癌症,听觉神经瘤、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腮腺瘤等等不一而足,调查动辄历时十年,涉及十几个国家上千人,结果,有的说接电话时贴近手机的一侧患癌几率增加,有的说辐射只有对“手机龄”超过10年的人才有效,有人因联想到“现代小孩儿那脆弱的小神经从小暴露在辐射中”而痛心疾首,可是,几乎所有调查都存在实验设计的美中不足(样本量太小、历时太短、人为因素过大等),另有大量调查干脆完全重复不出上述结果……

多数科学家认同的说法是:在本次调查中(条件1),对“手机龄”N年的人(条件2),对某疾病发病率来说(条件3),手机辐射的影响不显著,这句话的置信度是95%(条件4)——科学是严谨的,群众是不服的。看来,既然不能确定微波究竟如何影响大脑,人们只能未雨绸缪地在手机上做文章。这里的写法大家可以体会,虽然使用了类似学术文章的写法“(方法n)”,但普通人能看懂,而且反倒显得简洁别致。后面跟一句调侃“科学是严谨的群众是不服的。。。。。。”也很自然,小赞一下。

手机,1978年第一次由日本NTT公司推向市场,截止200711月世界上共有33亿入网手机,相当于全球人手半个。GSM手机信号发射塔占据城市制高点,理论上一塔能覆盖8-13千米,但实际在手机密集的王府井每隔几百米就要树一根天线不光因为信号随距离增大指数下降,更重要的是GSM手机的原理是抢占频率,像挤公共汽车,而且没人让座,如果经常发生座位抢光事件,中国移动就可以早日把业务都交给联通CDMA了。CDMA用户所有人都占全频,没有占座现象,但是太密集时同样会彼此干扰,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把红墨水滴到一缸水里,高高兴兴霸占了一缸水,别人再滴绿的蓝的黑的白的,颜色太多你就看不出自己的红色了。这就是为什么城里的发射塔不能相距8千米,而要搞成密密麻麻的“蜂窝通信”,发射塔叫“蜂窝基站”(cell site),手机便是“蜂窝电话”(cell phone)。宋丹丹说“移动电话移动着接呗”——她要是移动猛了就还得涉及到基站间“击鼓传花”的过程。

回到手机辐射的问题。由1966年到1998年,手机的微波辐射安全标准从0.01W/cm^2严格了22倍变成0.00045W/cm^2,它标志了人们意识到辐射除了热效应还有非热效应的过程,只不过直到今天也没人敢拍着胸脯保证不超过这个标准就是安全的或超过就不安全。单看数字,它的意思是,每平方厘米皮肤每秒受到的辐射能量必须小于0.00045瓦特(W)。大家从前喜欢无端指责微波炉,比较便知,它其实是很冤的,根据美国标准,如果你在每次加热食品时能一直同微波炉保持5厘米的“亲密接触”,那么你一平方厘米皮肤在微波炉漫长一生中所受辐射总量将为0.005瓦特。继续为“辐射凶手”正名:当你距离室内无线网络路由器0.3(它发射的同是微波),受到辐射将为每秒0.0000121W/cm^2(数据来源于对Wifi Access Point路由器的测量)。

具体执行时采用的是“吸收辐射率”这一指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即常见的SAR),因为大脑和大腿对辐射的吸收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显然认为距离手机更近的头部更关键一些,因此手机SAR被定义为:接电话距离下,单位质量头部吸收的微波辐射能量(平均)值。国际非电离性辐射保护委员会规定这个值要低于2W/kg,美国标准是1.6 W/kg,各款手机也大致集中在0.3-1.6W/kg。借用GSM手机的频率把这个值换算为上段提到的标准,1.0W/kg刚好相当于0.00052W/cm^2。同样,想要明确地告诉人们这个界限对于健康究竟有何意义,仍任重道远。信息,具有针对性且大流量的信息,一篇科普文章还是需要点信息的。

于是,我们恐怕也只能借用大多数国家都采取的保守建议:

1. 把手机耳机翻出来吧;

2. 不枕着手机睡觉;

3. 手机开机的时刻做扔手榴弹状;

4. 在车里接电话把天线抽出来;

5. 煲电话粥不用手机为妙;

6. 把辐射仅为0.000050W/kg的“小灵通”也作为你的一项通话选择。

以健康建议结尾,放在这里挺合适。

——————————————————————————
橘子的文看完了,我还要说两句,写科学,我们该选什么样的题目,以及让我们的题目往什么方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题目是讨巧的一种。本文自闹剧始,至健康终,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再谈一句我们的口号:有趣的科学。什么叫有趣呢,刻意让科学好玩起来吗?也许并不是。某天,我跟小鹿讨论这个问题:好文章一定要好玩吗?

小鹿的回答不错,实录见下:

“希望任何文章除了重要,都还有趣。”

“有趣或者说易读是个方向,任何文章都这样。。。有趣只是个说法,要好读”

“没人故意写成难读的文章吧.只不过不要为了追求有趣而牺牲太多别的”

点评人:小蓟

大家砸砖哈。

标签:,


https://m.sciencenet.cn/blog-72090-37104.html

上一篇:天赋体能?--体育·种族·文化·基因的是与非(连载之三)
下一篇:科学和宗教,各管一段儿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0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