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农业技术问题实录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jm9518 记录当前农业生产上发生的问题及相应的解释或解决方案

博文

小麦:“斤种”不一定有“万苗”

已有 6326 次阅读 2009-12-31 20:48 |个人分类:栽培问题|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小麦, 播种量, 基本苗

发芽率低、发芽势弱、播种粗放、晚播时适当增加用种量

正值小麦播种季节,有多位农民咨询小麦播种量多大合适等相关问题。

掌握适宜的播种量,目的是保证田间小麦有适宜的基本苗,为建立优质、高产群体打下基础。确定播种量,首先要确定基本苗。基本苗的确定,主要从品种特性、播种早迟、肥力水平等考虑,以取得适宜的穗数为目标。在一定的产量目标下,大穗型品种所需的成穗数较少,基本苗宜少些;分蘖力强的品种,在较少的基本苗条件下也能取得较多的穗数,基本苗可以少些;肥力水平高,苗壮,有利于分蘖和成穗,基本苗可以少些;播种早,冬前麦苗生长量较大、分蘖较多,分蘖成穗率较高,基本苗可以少些。

适期播种、精量半精量播种,最有利于协调小麦穗粒结构,实现优质高产。我省淮北地区半冬性小麦品种适宜播种期在10月上中旬,沿淮地区半冬偏春性品种在10月下旬,苏中地区春性品种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苏南地区春性品种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适期早播采用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每亩12万以内;适期播种采用半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每亩16万左右(提示:精量、半精量播种多采用机条播方式播种,小麦出苗后成行分布,田间通风透光好,有利于分蘖、成穗和争取大穗,因而可以适当降低基本苗数量)。错过播种适期,要适当增加基本苗,每晚播1天每亩增加0.5万~1万基本苗,但最多不超过预期穗数的80%(提示:淮北地区小麦晚播独秆栽培,最多不超过35万基本苗;淮南地区小麦起身早、部分春生分蘖能成穗,晚播小麦不宜不超过25万基本苗)

在种子发芽率正常、适期播种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按“斤种万苗”(提示:按麦种千粒重40克计算,每0.5公斤种子1.25万粒,按出苗率80%计算能出1万苗)确定小麦播种量。但0.5公斤种子能不能出1万苗,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千粒重。小麦种子大,千粒重高,单位重量的麦种粒数较少,出苗数量相应减少。二是发芽率。种子发芽率高,出苗率也高。三是发芽势(提示:测定麦种发芽率、发芽势时,一般将在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3天内发芽种子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定为发芽势,7天内发芽种子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定为发芽率)。发芽势强的种子活力强、易萌发。发芽率相同的种子,发芽势越强,出苗率越高,特别是在低温、干旱等逆境条件下,出苗率和成苗率较高。四是温度和湿度。土壤过干或过湿,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麦种萌发出苗。五是播种质量。播种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麦种萌发和出苗。播种深度35厘米最有利于麦种出苗,土壤湿度较大时宜浅些,土壤湿度较低时宜深些。

为保证小麦播种后苗齐、苗全、苗壮,生产上应尽量选用优质种子,适期、适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种子发芽率低,播后温度和湿度不适宜,耕作粗放,会导致田间出苗率下降(提示:在种子质量好、墒情适宜的情况下,通常适期早播的小麦田间出苗率可达90%,而晚播、气温较低条件下田间出苗率只有70%左右)。生产上要根据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和田间出苗率等综合因素确定具体播种量,以获取理想的基本苗。

水清 2009117



https://m.sciencenet.cn/blog-72170-283046.html

上一篇:淮北: 大面积直播稻10月底还没有收割
下一篇:淮北:直播稻需用适宜茬口和品种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