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无知无畏引起的恶性事故 精选

已有 9219 次阅读 2019-11-28 08:2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积热升温, 自燃, 危化品, 安全事故, 天嘉宜

根据江苏盐城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该爆炸事故是一起长期违法贮存危险废物导致自燃,进而引发爆炸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天嘉宜公司旧固废库内长期违法贮存的硝化废料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燃烧引发爆炸。

一些物料贮存发生积热升温的自然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小时候记得在农村时,有点潮湿的稻草堆,在深秋寒冷的早晨,往往会看到草堆的顶部冒出白白的水蒸汽。这种草堆发热冒蒸汽是普遍存在的,偶尔也听说过草堆自燃的事故,只是事故发生率极低。好象草堆自动升温,与草的湿度有关,干燥的草一般不会自动升温;若草堆太小,散热快,温度只能升一点,也不可能自燃;草堆密封好,没有大量空气中的氧进入草堆内部,则也不会发生氧化而放热,达到自燃的温度;若草堆通风条件太好,有点发热,就通过通风,将积热带出,温度就升不上去,当然也不会自燃。所以,湿草堆容易有发热现象是许多人的常识,但发生自燃极少。通常农村草堆着火损失也不大,所以,人们对草堆的自燃防范都是漫不经心的。

物料的积热升温也是可以利用的。人们利用有机物积热升温的现象,开发出生活污泥干化的新工艺。通常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经脱水后其含水率往往仍有60 ~ 80%,污泥中含有许多有机物和各种各样微生物。通过混入一些处理污泥的特殊微生物菌种,再混入一些增加污泥孔隙的物质,从而提高空气在污泥中的扩散能力。将污泥堆成一定体积的堆,污泥就会积热升温,有时可将污泥的温度升到高达100度,污泥中大量的水份蒸发了,污泥的含水率可从60 ~ 80%,降到30%左右或更低,污泥的重量与体积也大幅度减少。污泥中的致病微生物,在高温过程中被杀死,从而提高了生活污泥的安全卫生条件。这也成为生活污水处理厂普通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相对比较便宜的处置方法。

目前处置危险化学品,需要完善的手续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严。原来存在不少没有合法合规手续的处理公司,甚至个体户,只要有钱赚,就介入危化品处置行业。这些违规企业甚至存在根本没有对这些危化品做降低安全与环境风险的处置,而是偷偷地埋掉,或堆放在没有人看到的荒地或山沟、偷排到河道等从而导致恶劣的环境污染事件。现在监管严格了,不允许象以前一样让这些无牌无证的企业和个人违规处置危化品,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又没有积极寻找能安全处置这些硝化废料的下游厂家,或舍不得花危化品的最终处置费用,而是无知地、挺而走险地将这些硝化废料在废品仓库中大量存放,酿成这次重大的惨祸。

无知而无畏,这次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硝化废料积热升温,最终引发事故。肯定,这样的事故以前在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从来没有发生过。硝化废料在堆放过程中会不会产生积热升温,对于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与管理人员,可能从来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要存在积热升温,就会有自燃的风险。再加上有硝基苯类的化学物品,更存在爆炸的风险。对于这些危化品的库存量,就必须按照国家规定,严格限定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积热升温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安全的规程都是受害者的血和泪写成的。要利用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这次特大事故,认真审核评估一些材料在存放过程中可能存在积热升温,最终导致自燃,甚至爆炸的风险。如一些铝材加工厂的铝屑或铝灰;粒度较细小的铁粉;被除尘器捕集下来的金属或有机物的粉尘;一些粮食仓库等等,这些物料可能都存在积热升温的风险。对于有积热升温风险的材料,在贮存的仓库或容器设计上,就要有控制升温的手段,并要严格控制安全规定所要求的存贮数量,以保证安全。

有大宗货物贮存的单位,最好做一次自查,在所贮存的货物中,有没有存在积热升温的货物。若有,可采用什么措施,限制这些货物的积热升温?对于所有存在积热升温风险的货物堆场,建议都安装红外线式温度自动检测报警系统,一旦有升温现象,应能提前采取措施,而不是出现安全事故后再做补救,确保不要再次发生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这样的恶性事故。




https://m.sciencenet.cn/blog-732399-1207883.html

上一篇:在日本几天的其它感悟
下一篇: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22 郑永军 冯大诚 黄仁勇 吴斌 贾玉玺 张北 肖小敏 栗茂腾 韩玉芬 周忠浩 杨正瓴 赵建民 梁洪泽 张勇 马军 郁志勇 李学宽 穆仕芳 刘东坡 尤明庆 王晨 霍天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