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华的活动构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gh 活动构造,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哪天要了你的命,也许……

博文

“砂涌”是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的新鲜事儿吗?

已有 1061 次阅读 2023-12-24 20:44 |个人分类:地震地质|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砂涌”是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的新鲜事儿吗?

    百度搜索“砂涌”,得到超过170万个结果,几乎都和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灾害相关,甚至已经有关于砂涌的百度百科词条。然而,学术搜索中,“砂涌”并不是一个被使用的专业名词。难道是没进专业领域的俗语吗?然而,从汉语词典上搜索也没有找到这个词啊,连俗语也不是吗?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进一步百度搜索,找到的最早出现这个名词的新闻资讯,是红星新闻2023年12月19日关于积石山地震的报道(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713883384674790)。报道显示,这个名词出现于“青海警方告诉红星新闻”的一段话中。因此,从用词的角度看,“砂涌”确实是这次地震的新鲜事儿!

图片.png

图片.png

    从某种角度,根据需要创造新词汇也是值得鼓励的。不妨看看这个造词是否合理。从新华字典看,砂字同沙,沙的字义是非常细碎的石粒。当然,实际上在地质学领域,砂和沙是不同的,在此不做论述(感兴趣可以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mUjilLbTyRZEsIgDv4YIEw),两个字通用。新华字典给出“涌”的字义是“水由下向上冒出来”。所以,砂涌,应该等同于沙涌,从组词的角度,应该指沙像水一样(或随水)由下向上冒出来。确实,汉语词典有“沙涌”这个词,从词典解释看,这个“沙涌”用来描述堤坝管涌形成的涌沙现象,也确实表达了沙随水由下向上冒出来。管涌、涌砂,经常出现在抗洪抢险的新闻报道中。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那有必要创造新词“砂涌”来区别于“沙涌”吗?来看看,“砂涌”这个词开始是用来表达什么呢?再看这个红星新闻报道,看来是想用这个词表示淤泥的形成原因和机制。后面有大量专家采用这个词,从他们的解释中可以看到,“砂涌”被等同于“砂土液化”的含义(http://news.cnr.cn/native/gd/20231219/t20231219_526527610.shtmlhttps://mp.weixin.qq.com/s/DIysr0o6O78zHLTS69tH-Q)。也有人把“砂涌”视为一种特殊的泥石流(https://new.qq.com/rain/a/20231220A091E400

图片.png

图片.png

    确实,在《地质大辞典中》,砂土液化是一个标准的地质专业术语。在地震地质学中,砂土液化现象是比较常见的。砂土液化现象可以有不同规模。地震砂土液化作用通常与喷砂冒水现象关联。在工程地质学和地质灾害领域中,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可以说是属于比较成熟的一个地质现象和灾害类型。问题是,金田村和草滩村发生的是沙土液化吗?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先看报道的一些现象与事实(下面的图片来源于网络报道,包括兰州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研究人员的现场照片),这是大片被稀泥掩埋的区域,淹没深度接近一层楼,也就是报道的浪高2到3米。这可真是稀泥,似乎没有石头和砂子。不太可能是原地产生的砂土液化。似乎也有夹杂着黄土块,部分植物被冲倒,有搬运的作用。从灾前灾后的卫星影像对比看,整个范围2到3千米长,位于黄河北侧两个台地上。其实,可以分成三个区域,这是上游,产生大量泥土的来源区。影像上可以看到大范围泥土被搬运走了,出现大范围的凹坑,底部搬运的通道明显,可以看到水。中间是搬运冲刷出来的沟谷,属于中游,是泥土的通道。下游是受泥土掩埋的区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总结称,“因液化形成的滑坡—泥流与常规地震中因液化而喷水冒砂现象(即 砂涌)完全是两回事。严格来讲,中川乡滑坡一泥流不能被称为“砂涌”。”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源区到底发生的是什么地质过程才是关键?泥流的成因是“沙涌”?砂土液化?还是滑坡?甚至其他成因,比如地震流体喷出?这在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学上,对相关专家来说并不是难题,通过现场调查原始堆积物成分、含水条件、水力条件、受力条件等分析,应该很快会有专业可靠的认识。

总结几条认识:

  1. “砂涌”是2023年积石山地震后被创造的一个新词;

  2. “砂涌”在字义上与已有的沙涌一致;

  3. “砂涌”被赋予的含义与砂土液化一致;

  4. 金田村和草滩村的泥流成因,建议等地质灾害专家现场调查结论。

  5. “砂涌”可能是媒体发明,被部分专业人员误导的一个非专业词。




https://m.sciencenet.cn/blog-73355-1415179.html

上一篇:卢沟晓月-2023年中秋散记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