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则天序,人循序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782219 读书,思考,写作,交流,会友

博文

文化是民族的记忆

已有 3735 次阅读 2008-10-21 22:3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文化, 海洋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记忆

 

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已经不是同一个你,可是你还是觉得你是你。为什么?因为大脑有记忆。如果大脑失去记忆,你就不知道你是谁。

 

今天我们的民族和昨天我们的民族,已经不是同一个民族,可是我们还是觉得她就是我们的民族。为什么?因为民族有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记忆,文化是民族的生命线。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那它就彻底消亡了。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的历史是最好的正面例证。

 

在生活中,在生产中,文化无所不在。它比经济重要,比政治恒久。文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是极强的社会粘合剂和调和剂,是社会和谐和有序的最大最持久的凝聚力。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古印度有古无今,教训惨痛!中国唯一能够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不是长城,不是天然屏障,不是武力,而是在于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独特的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华文化至少有八个方面与民族的维系与发展有关。一是特殊的、统一的文字系统──汉字,有力地保证了语言涵义的一致性。二是有光辉的思想宝库。老子的无为,孔子的治世,法家的管理,墨家的技艺,等,应有尽有。三是灿烂的文学艺术。汉赋、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美仑美奂,令人陶醉。四是值得骄傲的科技发明,15世纪以前中国科技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五是中华文化有极强的包容性。佛教的中国化是个典型的例证;五胡乱华的鲜卑、匈奴、羯、狄、羌哪去了?遍地只有他们能做官的元朝蒙古人和清朝满族人哪去了?同化了,被先进的文化同化了。胡琴、羌笛等却流进流传下来。六是儒家思想和科举制度使社会思想和社会管理始终处于有序状态,中国从没有过无序。七是中华文化的友善性、亲和性。郑和七下西洋的朝贡贸易,是为了睦邻友宣扬国威,而不是为了掠夺财富。八是中国农耕文明为主,海洋文明为辅,不主张远征,而远征是民族的自杀行为。

 

中国的主流文化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历经西东两周的发展,形成于周末春秋战国的孔孟、老庄。传至宋朝,孔孟、老庄思想与西汉末、东汉初传入的已经中国化了的佛教禅宗融合,儒、道、释三教合一,诞生理学,一直延续到清末。之后,便是传统中华文化近百年来的衰落。

 

特别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小传统均遭破坏,造成中华文化的断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重建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未找到与传统衔接的最佳途径。现在的中青年,乃至壮年一代,没有受到传统文化典范的熏陶,传统文化精神不够厚重。由于他们本身就缺氧,他们做老师培养的学生、带出的孩子就愈加是民族固有文化的饥饿者。因此,流俗的电视文化,浅薄的搞笑,逻辑错误的“脑筋急转弯”,充斥着青少年的课余时间。甚至他们错把猪八戒、孙悟空当成中国文化的正宗。喜欢过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而不喜欢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大人小孩,看到和听到的文艺,多半是浅薄的模仿或者是没来由的怀旧,缺乏深层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更有一些影视作品不着边际的“戏说”,胡编乱造的“宫廷戏”的泛滥,经典作品被篡改被颠覆的“改编”,弄得人失去了历史、文化和真实的准绳,糟蹋了中华优秀文化。(刘梦溪,20051204)于是在一些人中,说洋话、穿洋衣、吃洋饭,染黄发,以为时髦;甚至有人奴颜卑骨地认为洋人处处好,我们处处差,外国的月亮圆,中国应当聘用外国人来当总理;甚至还有人讨厌自己是中国人,恨不得明天就变成洋人,而他们大多数人对洋人文化却一无所知。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驻中国代表、汉学家让-吕克·多梅纳克说:“中国传统文化令人迷惑,对于一个经常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种文化有时会给人垂死的印象,有时又会让人感受到她的活力。这种矛盾现象产生的原因何在?现在是什么使得中国与自身脱离?”

 

中华文化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中华民族的生命线将要断裂。每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都应有清醒的认识!

 

中华文化传统急需更新与重建!这是当前的紧急救国措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救国战争,这是每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的重要使命。龙应台说,不应只把传统视作时髦的“怀旧情绪”,而应当作是民族“生存的必要”,让文化活在我们中间,使我们每个人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优秀者应是涵蕴传统的现代人。

 

当今的世界,现代化的浪潮,迅速使得游戏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中国必须要适应这种国际环境,溶入这个潮流。但是溶入不是要消灭自己,相反,而是要保住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必须得整合自己、健全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独具特色,参加进去,去丰富世界文化,使世界文化呈现出更加璀灿夺目的多样性。文化只有具有典型的民族性,才更具有世界性。而要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就需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发扬与发展、更新与重建出新的中国文化200510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3次全体会议审议并以绝对多数通过了保护和发扬各国文化传统的《文化多样性公约》。联合国也鼓励各民族发展民族性文化。

 

海洋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中国的海洋文化是我们中国海洋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义务为振兴中国的海洋文化鼓与呼,我们应当为振兴中国海洋文化而努力。这正是我们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分会海洋文化研究委员会的办会宗旨。欢迎海洋工作者和关心中国海洋文化的各界人世支持我们、参与我们。

 

广义地讲,海洋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个方面,是人类在认识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海洋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地讲,海洋文化是指关于海洋的人文科学,着重于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行为所产生的对人类精神和社会的功能。

 

有人认为中国没有海洋文化。而实际上中国是以农耕文化为主、海洋文化为辅的综合文化,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与单有海洋文化或单有农耕文化的民族相比,具有极强的优势。

 

有人说,大陆文化保守,海洋文化开放;大陆文化信奉故土难离,海洋文化崇尚流动;大陆文化像不苟言笑的先生,海洋文化像淘气的孩子;大陆文化像云雾,强调“润物细无声”,海洋文化像风雷,雷厉风行;大陆文化劝人固守、忍耐,海洋文化常有逆向思维;大陆文化崇尚勤劳,海洋文化崇尚机遇;大陆文化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海洋文化相信“要拼才能赢”。海南新闻网,20041029

 

有人认为,人类与海洋的关系,经历了惧海、斗海、乐海、探海、亲海的演变。由惧海到斗海、乐海表现了人类的勇气和自信;由惧海到探海,揭示了人类征服海洋的决心和能力;由斗海到亲海,说明海洋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人类新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亲海”是我们对待自己生存环境的唯一的选择。探海这一主题将持续下去,而亲海将成为海洋文化的主旋律。海南新闻网,20041029

 

中国海洋大学1997年成立海洋文化研究所。主旨是,面向海洋世纪,以发掘人类海洋文明历史遗产,弘扬世界海洋文化当代精神。主要研究领域是,海洋文化学基础理论以及中国海洋文化史研究;中国及世界涉海各国各民族海洋民俗文化研究;海洋文化发展与应用研究;海洋文化普及研究,等。

 

2005616日~1905716日,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报、浙江海洋学院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节,浙江省岱山县人民政府承办。

 

20051212日中国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连云港举办;20051212日中外专家在宁波发出《宁波倡议》:“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

 

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分会驻在青岛,应为地方的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所以青岛海洋文化被定为我们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分会海洋文化研究委员会的首选研究重点。而且,青岛原本就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胶州三里河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海洋文化遗址,古代吴王夫差、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等帝王都曾因青岛的海而驾临青岛,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靠开发海洋(熬盐)第一个称霸。近代,中国的海洋科学从青岛起步,已成为中国海洋科学最重要的、规模最大的研究和教育基地。青岛港口是青岛经济发展的引擎。青岛港2004年对国家GDP贡献是512亿元,为社会创造了40多万个就业机会,通过青岛港进出的货物为国家创造了212亿元关税税源。青岛的山海雄伟壮阔; 青岛的海岛钟灵毓秀,青岛的海洋性气候冷暖适宜,这都是重要的休闲旅游资源。近年来,青岛一年一度的海洋节,黄岛的蛤蜊节,独树异帜。青岛的海洋文化是青岛重要的精神资源,是青岛地域的一大特色。深入研究青岛海洋文化,一是可为涉海经济、科研、教育、文艺等的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二是使青岛人更加热爱故土,使外乡人更加向往青岛,增强青岛的凝聚力,促进青岛社会的和谐;三是为青岛海洋文化本身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中国老教授协会海洋分会海洋文化的研究计划是由青岛逐步向全国沿海扩展,同时与国际海洋文化研究建立学术交往。近几年主要的研究成果将以专著形式出版

 

我们相信,开展海洋文化研究,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够为复兴中华伟业做贡献。



https://m.sciencenet.cn/blog-74364-43525.html

上一篇:暮春在青岛看雾
下一篇:一次划时代的全国海洋普查

1 王荣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