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hliu971225 我写故我在

博文

尽信医不如不信医

已有 4115 次阅读 2013-2-7 16:1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吃药, 看医生

    最后再一贴。

 

    朋友打来电话,告知咳嗽有一个月了,医生说是肺炎,给开了20天的吊瓶,已经打了十天了。好像没见好。我当时就叫起来,老天啊,二十天!快停下来!快快快!

    朋友夫妻俩开了个公司,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对自己的身体非常爱惜,每年都要做几次体验。这本来是好事,但他俩太相信医生了。太相信各种仪器测出来的结果了,每天紧张得不得了。脂肪肝了,胆结石了,上次检查又告诉我淋巴结钙化,要常年口服什么片剂。

    尽信医不如不信医。

    举个例子吧。有个老邻居,我喊舅舅,是我母亲的老乡,一直是个干部,好像管一个服务公司之类的什么吧,在那个年月,他们可以享受到特殊的医疗待遇,小时候印象中他常年吃各种药,这些药吃起来,不光是治病,可能还会给吃的人带来点不一般的感觉吧。但他退休后不久,身体衰弱得厉害,当然这时更得吃各种药了,十年前,不到七十岁就离开了人世。

    尽信医不如不信医——这是我母亲对待医生的态度。不到六十岁,母亲得了白内障,到医院检查,医生根据各种指标,建议母亲做白内障摘除手术,但母亲不同意。觉得自己还能看清东西,只是有些模糊不习惯罢了,习惯就好了。记得当时母亲吃了些石斛夜光丸吃,吃了段时间就不再吃了,一直到现在,还可以看书看报。当然那种模模糊糊的感觉我们可能体验不到,但人体到了衰老的时候,不能强求它。 

    母亲有个当家的药,清凉油,经常在身上擦来擦去的。一次母亲嗓子里长了块息肉,到了说话都发不出声的地步,按医生的说法需要手术。当时是在夏末,还很热,我陪母亲去医院办理住院手续,恰巧当时没有床位,母亲如释重负,扭头就回家了。不知怎么想的,竟然把清凉油直接用手指抹到嗓子眼里的息肉上,一开始可能感觉轻松些,后来竟能说出话来了,声音一天天变大,不用到医院检查,就知道息肉没了。母亲免了这一刀。

    母亲一直患有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度高等等城市病。母亲没当回事,想吃啥还是吃啥,绝不肯牺牲一点口福。但前三年吧,母亲检查出得了糖尿病,这个厉害,经常会有头晕的感觉,后来几次晕倒,这个是因为脖子后面的血管里有血栓。那段时间,我们兄妹三人非常紧张,跑医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心里总是担心着不好的结果。也是从那时开始,母亲开始每天吃药了,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父亲做过心脏手术,一直在吃药,这下可好了,父亲每天按时间准备好二个人的药,一样样地吃。在饮食上也开始注意了。即使这样,母亲自己感觉稍好些,药能不吃就不吃。同时,母亲找各种偏方,家里有本偏方大全,母亲没事就翻它,都是身边的东西,什么槐树根子啊,等等,我也说不全,拿来煮水喝,我有时也喝上一二口的。

    这时母亲因动迁,暂时住在乡下,每天和父亲到山上走一圈。去年十月份,到医院检查,发现血脂、血压、血黏度都正常了,脖子后面的血栓也小了许多。这次要过春节了,把母亲接回哥哥家,发现母亲脸色非常好,她自己告诉我,治疗糖尿病的药早就不吃了。血糖基本正常,吃饭没有什么避讳。这个太让人吃惊了。没听说糖尿病有治好的。我有个表姨,比母亲小十来岁,刚退休没几年,是个糖尿病老患者,常年吃各种药,严格按食谱进食,很多东西不吃,身体瘦弱得不得了,说话都没力气。根本没法与母亲相比。母亲告诉我她自己除了用各种偏方,还不知从哪里听到的小方法,每天捏自己二个大拇指的第二个关节一百下,说这个治糖尿病。她自己也说不清这个糖尿病怎么就控制得这么好。或许都起作用吧。但我还是提醒母亲要注意,没听说糖尿病有治好的。母亲一笑,说,我现在不挺好的吗?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尽信医不如不信医。我还相信,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仅以此祝各位朋友春节快乐!身体健康!



https://m.sciencenet.cn/blog-79300-660319.html

上一篇:最后一贴——老故事
下一篇:三座桥

22 陈小润 曹聪 王号 陆俊茜 陈桂华 武夷山 刘玉仙 张玉秀 葛兆斌 戴德昌 袁圳伟 李学宽 陈湘明 肖海 钟炳 王春艳 曾庆平 庄世宇 zhanghuatian anran123 ddsers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