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熊猫家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d 中科院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张晋东的博客

博文

寻找熊猫的日子

已有 3113 次阅读 2009-6-30 19:45 |个人分类:科普/探索|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夏天北京风都是热的,看宽敞的马路车来车往,拥挤在地铁里的人群永远那么多,晚上的夜空有霓虹闪烁,大都市的繁华让你完整体验。

冬天的卧龙是寒冷了,白雪皑皑的世界,几间小房子里面我们几个人度过了5个月的时光,我们没有按计划抓到大熊猫,没有如期的开展跟踪实验,这一切都将在下个冬天进行,而这一天越来越近了。当我们从卧龙下来的那天,我们破天荒的看到了大熊猫的背影,她好像故意留给我们一个背影,不知道是在嘲笑我们还是像我们说goodbye!

我要开始记录整理那段时光的生活点点滴滴,和大家分享孤独的日子。把写在日记本里的东西,写到博客上来。告诉你一个野外工作生活的真实情况。

引子

卧龙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我国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教授在他《寻踪国宝》中的描述,进入卧龙的羊肠小道一直到海拔6250的四姑娘山山脚下,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山岗上,所以该地称为“卧龙”;另一种说法是美国著名的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在他的《最后的熊猫》一书中的提到的一个传说,有一天巨龙飞到此处,由于感到疲倦,停下来休息,于是此地得名“卧龙”。但卧龙之所以久负盛名,还是因为这里有国宝大熊猫分布,胡锦矗教授等也在此创建了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五一棚大熊猫生态观测站,后来乔治·夏勒博士来到五一棚,与胡锦矗教授合作研究,开启了大熊猫野外生态研究的新篇章。(待续)

 



https://m.sciencenet.cn/blog-81724-241186.html

上一篇:很惭愧,我食言了!
下一篇:寻找熊猫的日子-带着任务进卧龙

1 王德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