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雷的窗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ilu85 我在专业领域里的感受

博文

学会是个什么东西

已有 3790 次阅读 2009-7-24 09:38 |个人分类:休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学会, 世俗

曾经,也是经常,抱着旁观者的心态,看着“学会”江湖上来来往往的过客。

如同站在十字路口看着红绿灯变来变去,路人或浮躁夺路而逃,或悠闲地从容度过;

更如同在电梯旁,看着有的人默默地站在电梯旁等待机会的来临;有的人观察着多部电梯指示灯的数字和方向(这就是矢量),计算着要站在哪一部电梯的门口;也有人急匆匆地进来,看不到很多和他等待同一部电梯的人,直勾勾地冲到电梯门口站定;有的人要上去,可是超载的铃声响起了,只好尴尬的下去。

如果一直是看客,总能抱着观赏人间喜剧的心态,现在想来,真的很好。不幸的是,自己也一时糊涂,一只脚踏入了这个江湖。只是因为一位负责科研管理的哥们一句:“学会任职是对你学术成就的认可,代表着你的学术地位”。于是,用我最不擅长的武功去闯荡江湖,才发现:这里热烈寒暄、慷慨激昂、温文尔雅、郑重其事的背后,暗涌的是等级、虚伪、交易、龌龊,如果想要在这里生活得好,你就要用庸俗来抵制庸俗,用投机获得投机。

总是禁不住要想:学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我脑海里,学会的诞生一直是这样一组画面:

一群剃头的(学名叫理发师),在每日从事的理发实践中积累了很多技巧,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因而有了与同行交流的欲望。所以,哥几个可能先是不定期,后来是定期的,聚会在小茶馆里面交流一下经验。时间长了,就觉得应该把这种交流形式固定下来,所以就成立了自己的学会,起了个名字叫做“外科学会”。是个组织,就要有管理,于是有了会长(后来叫主任委员),常委或者理事,委员,秘书(长)等等,一个有机的组织就要生长,就有了市级、省级、国家级乃至国际级的学会。

有了等级,就是有了功名利禄,尤其是这个等级又是“代表着学术成就和地位”,学会还会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净土了吗?围绕着这个学会,一出出人间喜剧在上演:总有一些人热心于学会的事业和活动,其中很多人是学无所成的单位领导或者功成名就的前辈,他们操控着学会的一切活动,不是领导,让你一个白丁型专家当主任委员,学会如何开展活动?不是领导,你能承担起到你的单位举办今年年会的任务吗?这些充足的理由让一些学会变了味,每一年的年会,专题报告是一些大腕们匆忙来往的舞台;大会发言是各地军阀自说自话的对牛弹琴,大多数的论文是空的,要么是国外新理念的皮毛炫耀,要么是工作经验的粗浅汇总,你想听的只给你10分钟发言……学会在世俗和学术的双重力量绞杀下,开始布朗运动了。

既然我的学会不能让我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甚至获取新的信息,我还混迹在这里干什么呢?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还是做一个独行的侠客,用文章与同道们交流吧。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196-245292.html

上一篇:犹太版的《色戒》
下一篇:文化侵略战果之一: 顺溜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