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文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qing0610

博文

为什么处处限制大学级别门槛?原来是有依据的!

已有 3803 次阅读 2014-6-1 12:5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招聘,非“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不收。原因何在?

我们在唏嘘现在的就业市场歧视现象严重的时候,也在反思,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

我并非985出身,但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事实可以佐证。

①在大部分非“211工程”(自然包括了985高校)大学中,学生质量确实非常差,尤其是偏远或欠发达地区,比如,山西,本科生源的质量很差,大部分都是二本,而且本地人非常之多,这些人大多受到了本地官僚风气之侵染,思维和行为都与本地高校之恶劣风气相符。长期以来,形成了恶性循环,就像某大学,工作人员就像狗日的土匪一样,态度恶劣,不负责任,在读学生办个事都如此,更何况其他呢?

②在大部分普通大学,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更差,就本地某高校而言,研究生竟然需要两次大规模调剂才能填补招生计划!而且这些准研究生来自哪里?三本是第一大源,其次就是XX学院或是专升本,进来后,不思进取,更是无心科研,水平之差,无以言表,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甚,但个别优势学科可能也有精英。

③既如此,为什么在招聘的时候不可以设置门槛?本质上讲,这样做,一是违反了就业法的相关规定,二是可能造成部分人才的擦肩而过,但是大流如此,在没有更好的评价标准可行的情况下,这就是最好的办法,至少能够降低招聘成本。

④我是江苏的本科,考研无能,政治分数比A区差一分(2011年),当时调剂的时候,也是没动脑子,好好选一下,结果现在境况远不如本科。在个人科研努力的时候,我发现,这些来自二本以下的家伙们,每天都在干嘛?有的已经是公务员了,竟然还是全日制研究生,我不知道这是怎么操作的。在这里,我的视野没有拓展,周围大部分的人,都是本地人,毫无生气,没有离开过该省的学生以为这里就是天堂,凡是本科在外地读书的,没有一个认为这是像样大学的。因此,我奉劝现在高三毕业生,填专业选大学,一定要去经济发达地区,比如上广北,在这些地方读书,你的四年将会收获很多。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3887-799508.html

上一篇:【硕士】我的论文致谢,三年就这样收尾了吗?
下一篇:大学改革与高校发展:喊口号能解决问题吗?——从某高校说开去

10 霍艾伦 曹聪 王涛 余国志 李宇斌 王永林 翟远征 马军 刘淼 wgq386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