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约瑟夫.奈与软实力

已有 2050 次阅读 2024-5-25 03: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R-C (7).jpg

最近看完约瑟夫●奈的一本小书《软实力与中美竞合》,早就知道约瑟夫●奈教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他被世人称为软实力之父),但是,他是如何用这个概念解释国际关系的,这是我想知道。这本小册子是奈教授三十年关于软实力概念的各种论述的结集出版,甚至可以把这本书看成是软实力概念的发展演变史,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媒体上用软实力概念解释他的国际政治见解,这还是很有意思的,从这个意思上说,我喜欢一个作者就某个主题的多年论说,从中可以看到概念内涵的生长与发展轨迹。

OIP-C (7).jpg

这本小册子里奈教授关于软实力的说法有四个值得关注:

1、软实力=文化+价值观+外交政策+公民社会等。由此形成“通过吸引和说服而不仅仅是胁迫和收买来影响他人的能力。”

2、巧实力=硬实力+软实力。我认为把这两种力量有机的整合起来其实是挺复杂的事情,很多时候两者是分离的,或者不匹配的。

3、中美关系的20年周期理论。奈教授认为中美关系存在一个20年周期,如1950年代中美紧张,1970年代(尼克松访华)关系缓和;1995年代中美关系友好(克林顿时期);2015-2016年,中美关系又开始快速下滑(特朗普时期),未来20年将是关键时期,前10年到2025年将是重要考验时期,或许到2035年中美关系会重新恢复,谁知道呢?(那时俺早已退休,在不在都说不准呢?)不管咋样,还是希望两国关系早日回归正常。也许未来即便回归也是竞合关系。

4、美国的软实力种类多元、来源丰富。从好莱坞到哈佛大学,从麦当娜到盖茨基金会,都是美国软实力的来源,即便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的软实力依然强大。(2011年4月28日发表于聚焦网上的文章)联想到过去十余年间,国内某些学者的胡吹瞎扯,真是误国误民啊!

关于作者值得说两句:

Joseph S. Nye Jr., 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 Emeritus and former Dean of the Harvard's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He received his bachelor's degree summa cum laude from Princeton University,won a Rhodes Scholarship to Oxford University, and earned a PhD in political science from Harvard. He has served as Assistant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Chair of the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and Deputy Under Secretary of State for Security Assist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大意是说:

小约瑟夫·S·奈,哈佛大学杰出服务教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名誉院长。他以优异成绩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学位,获得牛津大学罗兹奖学金,并获得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他曾担任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负责安全援助、科学和技术的副国务卿。

典型的学而优则仕的代表!

top-10-soft-power-superpowers.png

世界知名品牌评价机构 Brand Finance日前发布了《2024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排行榜:

关于本书的信息:

约瑟夫●奈著,《软实力与中美竞合》,全球化智库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1月出版。

定价:79.元

难度系数:3.0

OIP-C (8).jpg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4-5-25凌晨于南方临屏涂鸦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9-1435512.html

上一篇:五月份总是很忙的
下一篇:科技要行稳致远也需打两针伦理“疫苗”

9 冯兆东 宁利中 崔锦华 王涛 周忠浩 杨正瓴 郑永军 孙颉 葛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