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q201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jq2014

博文

“晶界工程”在陶瓷材料中的晶界氧化问题的初步研究

已有 4568 次阅读 2019-6-2 11:5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晶界的氧化问题一直是困扰着研究人员的一大难题。早在上个世纪末,科学家们就已经提出晶界工程(Grain boundary Engineering)这个概念,希望通过优化和调控材料内部晶粒的大小和晶粒的取向,以及改变材料化学成分配比的方式来提高材料的性能,如材料的抗氧化、抗腐蚀能力。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科研人员通过这种思路,有效地提升了金属材料的抗氧化、抗腐蚀的能力,使得晶界工程在金属材料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与金属材料相对应的陶瓷材料领域,这种调控机制则一直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陶瓷材料所具有的复杂的化学键形式,导致其在氧化、腐蚀过程中具有更为复杂的反应机理;2.材料晶界微观结构以及化学配比的复杂性,导致很难得出一种通用的调控手段。


近年来,针对陶瓷材料在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下服役的迫切需求,研究人员在不断地尝试着去研究陶瓷材料晶界氧化的机理,以期找到一种有效的调控手段,从而能够提高陶瓷材料在极端环境下应用的可靠性。


本文主要针对碳化硅(SiC)陶瓷材料中的晶界氧化问题,利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的方法,从微观原子尺度,研究了SiC材料的不同构型的晶界在高温环境下的初始氧化的响应问题,为进一步调控材料的抗氧化能力提供了指导。本文的详细内容请参考(Sensitivity of SiC Grain Boundaries to Oxidation, J. Phys. Chem. C, 2019, 123, 11546, https://doi.org/10.1021/acs.jpcc.9b00068.

 

/var/folders/fx/gg_z96z937l_pwmtqfhd1v1h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jp-2019-000684_0010.jpeg

 

通过MD的模拟,我们比较了SiC中的多种不同类型的coherent/incoherent晶界在极端氧化环境下的初始阶段的氧化层的产生速率。研究发现,在相同条件下,coherent晶界的氧化速率与单晶材料的氧化速率相当,而要比incoherent晶界的氧化速率慢。并且分析了初始氧化阶段的氧化层的厚度的变化,我们发现氧化层的厚度变化遵循着logarithmic-linear-parabolic的演变过程,这一现象与金属材料中的初始氧化过程类似。

 

/var/folders/fx/gg_z96z937l_pwmtqfhd1v1h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jp-2019-000684_0002.jpeg

随后,我们从原子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incoherent晶界要比coherent晶界已经单晶区域的氧化速率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incoherent晶界处,因为具有更多的不饱和配位的原子,以及更大的自由空间,使得氧原子更容易被吸引和渗透进入材料内部,从而导致incoherent晶界处更容易被氧化。而相比于coherent晶界,虽然在dislocation core附近会存在同样类似的问题,但是因为这些dislocation core是被周围规则的晶体结构所包围,使得氧原子很难与这些dislocation core发生反应,从而使得氧化速率降低。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incoherent晶界的存在会降低材料的抗氧化能力,使得材料可能从晶界处逐渐氧化,最终导致材料的整体失效;而对于coherent晶界,因其活跃的氧化区域(也就是所谓的dislocation core)被规则的晶体结构所包围,从而使得其氧化速率与单晶材料类似。





https://m.sciencenet.cn/blog-849182-1182588.html

上一篇:ab initio: 材料腐蚀过程的窥见
下一篇:探究陶瓷材料的高温高压水腐蚀机理-I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