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News 服务职业科学家的传媒

博文

一家医院的控烟试验

已有 2690 次阅读 2012-5-15 18:44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医院


一块“无烟医院”提示板被雨水淋得有些变黄,孤零零地立在大门左侧,并没有行人去多看两眼。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是中国最早一批承诺作“无烟净土”的医院,其专科特色的心血管病因烟害引起的甚多。2005年起,它首当其冲迈向中国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先锋战场。

7年间,先行一步的阜外医院经历了一个医疗机构在控烟道路上可能碰到的所有情况。如今医院内部鲜有烟头和吸烟者,流动监督控烟的安保人员、专门设立的吸烟区域,看上去井然有序。随处可见的禁烟标语红得耀眼。

无烟医院,难也不难

进入阜外医院门诊大厅和各个科室,很容易就看到各处醒目的禁烟标识与标语:“用‘心’守护将从拒绝香烟做起!”“共建无烟医院,构建和谐阜外”“您已进入无烟医院,院区内请不要吸烟”等等。在记者走访的2个小时中,没有在室内发现一个烟头和吸烟者,各个大厅及科室内的空气也都十分清新。

医院院内的停车场附近设置了专门的吸烟区,所有的垃圾桶上也都提示有“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并体贴地在垃圾桶上面放置了一个铝盆,用来让吸烟者熄灭和存放烟头。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

然而,阜外医院如今营造出来的这片“无烟净土”却比想象中艰难许多。

2005年,阜外医院开始创建无烟医院。为此,阜外专门成立了院所控烟领导小组,由院所领导兼任组长,下设禁烟办公室,设立一名处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全院控烟工作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并协调各部门开展控烟的宣传、教育工作,监督落实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

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告诉《科学新闻》,阜外医院在建立无烟医院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对吸烟者的劝阻。由于处罚不是目的,更多的是劝诫,劝阻吸烟者时不理解的多,管理起来较为困难。很多病人家属甚至纷纷表示“吸烟是我的自由,不必要别人来干涉”,“我吸烟已多年了,我一下戒不了”,“等待亲人手术中,吸烟让我减压”等等。

为了说服吸烟者自觉禁烟,阜外医院选择了“三管齐下”的方式来解决难题。

“首先加强广泛的禁烟宣传,营造禁烟环境,时时让吸烟者感到这里是无烟医院,禁止吸烟;其次,除医生大夫外,其他的工作人员均是禁烟监督员,挂牌劝阻;第三发放烟草危害身体健康的宣传材料,深入宣传吸烟的危害。”胡盛寿告诉记者。

外来吸烟人员得到控制,并不意味着阜外医院控烟工作告捷。因为和其他众多医院一样,阜外医院也有很大一支“医生烟民”队伍。想要从根本上实现无烟医院的目标,就不得不对“医生烟民”们“动刀子”。

为了对症下药,阜外医院根据创建要求进行了院所医务人员和职工的吸烟调查,在此基础上先后制定出《阜外医院控烟工作制度》、《医院控烟制度及奖惩办法》、《控烟巡查员工作规范》、《控烟工作人员职责》、《科室领导小组人员职责》、《控制吸烟奖罚措施》等8项控烟规章制度,发现职工吸烟将按照相关办法进行相应处罚。

同时,阜外医院还多次请控烟专家来院进行禁烟培训,控烟宣讲,努力使禁烟工作深入院所人心,使全院职工普遍认识禁烟工作对阜外医院这样一个知名慢性病医院的重要性和国际形象的维护,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

“许多医生带头戒烟,劝阻吸烟是我院每一位接诊医生询问患者的第一句话。”胡盛寿说。

阜外医院禁烟办李姓主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戒烟楷模。就是这么一个有着几十年烟龄的“老烟枪”,如今不但自己成功戒烟,还开始担负起监督他人戒烟和宣传戒烟的工作。

在无烟医院建立初始,维持医院无烟的良好状况实属不易。阜外医院的一位保洁人员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每天总是能从厕所里面扫出烟头,走廊的拐角处也有。”

对此,阜外医院一方面根据制度规定建立巡视制度和记录,做好规定的执行监督,另一方面,则在室外设立吸烟区,引导吸烟者到集中区域吸烟。同时发挥遍布医院各处的禁烟监督员的监督和劝导作用。

“我们所有人都可以监督和举报。”阜外医院门诊部的保卫人员如是说。

正是由于全院上下的一致努力,“2006年,阜外医院被北京市授予‘无烟医院’称号,同年被评为控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2011年更是成为中国控烟协会医院控烟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胡盛寿的话中难掩自豪之情。

维护无烟,再接再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阜外医院的控烟工作就此高枕无忧。

在医院的各个露天场所:停车场、各个大楼门口、门诊大厅外面的等候区域……随处都可以看见“团云吐雾”的人群。虽然他们撤离了医院的室内,但是,却始终没有消失于视线之内。

门诊部门口的长椅上,一排人不约而同的夹着香烟,边聊天边吸。一位牵着小孩的女士经过这里,微微皱起了眉头,并举起右手在鼻前挥了挥,想要驱散浓重的烟味。

 有的人索性刚刚一出大楼门口,连台阶都没来得及下,就点上了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惬意的吐出烟圈。

而门诊大楼前的安保人员,则不停的向垃圾筒里倒水,以此来防止烟头点燃垃圾。

的确,根据《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应满足八个要求中“所属区域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室内完全禁烟”的标准来看,在医院范围内的露天区域吸烟确实没有违反规定,但是,吸烟者确也没有能够规矩地在医院规划的吸烟区范围内活动。

对于这个情况,记者询问了院内负责巡视和监督的安保人员,对方的回复是“只要不在室内吸烟就行”。

记者随机采访了医院院内的10名患者及其家属,面对“医院院内是否应该禁烟”的问题,其中6人均表示“医院室内禁烟已经足够,室外应当可以吸烟”,剩余4人,则坚决反对在医院的任何地方允许吸烟。

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曾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即使在一幢大楼里开辟专门的“吸烟区”,香烟烟雾中的微小颗粒也会弥散出来,影响楼中其他人的健康。“这就像在游泳池里划分‘小便区’和‘非小便区’一样,是没有意义的。医院大楼内,应做到百分之百无烟。”

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围绕在医院大楼门口吸烟的人群,也会对楼内的医患造成影响。

据一项针对北京市朝阳区6家医院医务人员的调查显示,在234名吸烟者中,仅34.62%的人不在医院吸,20.51%的人在办公室吸,45.73%的人曾当着患者的面吸烟,65.38%的人曾在医院穿着工作服时吸烟。

北京其他医院的控烟工作也显得有些路途坎坷。记者致电北京协和医院戒烟门诊时,被告知“戒烟门诊早就不开了”,问及原因,电话那头的回答是“科里的决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戒烟门诊的取消,一点也不惊奇。他说,医院是要收益的,如果一个门诊没有足够的效益,“被取消”是很容易理解的。

如此看来,中国当前的“无烟医院”,“无烟”并不是那么彻底。尽管医患对“无烟医院”有着一定的共识,但正如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此前所说,中国的医院跟真正的无烟医院还有一定距离。

与中国相比,国外推行无烟医院的脚步无疑走得更早些。英国医院早在十年前就有了禁止在室内吸烟的规定。

2007年,随着英国政府推出的公共场所“禁烟令”,医院内更是严禁医务人员及患者吸烟,违反规定者将被处以20~50英镑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更有可能被管理部门起诉。

“我们跟发达国家不一样的地方是,一直缺少在医院控烟的规范化做法。”杨功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常就是对吸烟者罚上5~10元钱,意义不大。”

在胡盛寿看来,医院控烟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向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等人员广泛宣传医院控烟工作,在病房、走廊、及各办公场所实行全面禁烟,无烟具摆放。明显位置设立禁烟告示牌,张贴禁烟标识,禁止医院内部商店销售香烟等多种形式来加强控烟宣传。

“其实,不只是医院,像车站、政府部门的办公室、学校等公共场所都应控烟。”杨功焕强调说。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已经认为吸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中国也应把吸烟当作跟“随地吐痰”一样的行为来看待。

世界卫生组织在华合作中心的官员则对记者表示,中国正在烟草控制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十二五”计划已经为了改善生活预期指标而号召建立无烟的公共场所。

在该官员看来,虽然中国公民对烟草的危害的认知程度仍然很低,但是也在不断增加。一旦有政治意愿来加强无烟环境,以及包括二手烟在内的危害性被公众广泛认知,作为社会规范的变化才会出现。■


(本刊见习记者 唐琳)


本刊记者易蓉蓉摄



https://m.sciencenet.cn/blog-85876-571296.html

上一篇:今昔少年班
下一篇:中国的控烟:积跬步至千里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