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勋说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monjo828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求知忌满,得志莫狂。

博文

与环保结缘

已有 2566 次阅读 2008-11-13 16:35 |个人分类:环境观察|关键词:学者|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安邦集团, 贺军, 水务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2008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如期开展了。"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是由政府颁发的环保人物大奖,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特别支持。
  可喜可贺,我也以志愿者的身份很荣幸被提名并向公众公示。(志愿者类倒数第三位的是我),希望大家进行评论并发表意见,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说句实话,我真正零距离接触环保的时间不是很长--从2007年3月开始,也是国家把环保提高到战略高度,并逐步得到重视的关键时刻,安邦集团研究总监、高级分析师贺军先生说要我负责环保总局(现升格为环境保护部)专项--《互联网环境保护信息舆情监测服务》,任务是结合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搜集整理互联网和各大媒体关于环境保护的各种信息,便于国家领导及时、准确、广泛地了解环境保护有关舆情动态,更好地服务领导决策。当时,我依稀记得贺先生在培训之余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写好了就是你的荣誉,因为你每天提供的内容就是国家领导人必须要看的。听罢,在欣喜之余也感到了压力重大,虽然按照原来自身学过新闻编过报纸所积累到的经验,这样的任务难不倒,但对于信息分析却是第一次接触。说白了就是进入一门新的领域必然会遇到新的问题。这不,刚开始,由于对信息的选材、判断把握不准不稳,使每期的信息至少有一两条(环境保护部要求每天提供至少五条)不能被采用。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加强了学习和总结,通过对几次环保局不用的信息进行归类,每类都进行总结,然后与采用的信息进行了对比,最后提炼出一个重点信息点的清单。这些总结来源于平常工作的积累和发现。令人欣慰的是,所反映的环保信息逐步得到了环境保护部的认可,认为从反映内容到文字水平,均较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我还负责《"水环境"每周解读》(简称水务)。这是安邦集团研究总部推出的一份高端研究产品,它以安邦集团多年来所积累的对行业竞争情报的观察与研究能力的优势,对每周水业领域的政策与市场动向进行及时监测和分析。同时,兼顾国际水业的政策与市场研究,为水务公司、水务局、水利局、环保类公司、水设备公司等管理者与市场研究人员提供支持和参考。为满足这些客户群体的信息需求,还精选了一周以来各水务集团、各地方的投资与规划方面的动态跟踪信息,宏观环境方面的信息以及各地方的公开环境信息跟踪和国外水业的动态信息监测,使客户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一周内的水务政策与市场的变化。说到水务,从表面上来看,它与环境保护部的专项有着很大的关联,都能涉及到环保。但从深层次来看,环保专项简单些,简单在只是写摘要,水务复杂些,复杂在注重写分析,这是两者的最大不同。水务三篇分析性的文章才是这个行业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更是这个研究要出彩的地方。对于政策观察与研究、水业动态与分析,这两大分析都是根据最近发生的问题和刚刚推出的政策,这也就意味着,这两个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找素材,通过阅读大量的新闻寻找切入点,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就去寻找其他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然后就是确定一个合适的题目。题目就是眼睛,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客户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标题来看到我们的研究观点,这也体现了我们的研究水准。而对于国际水业借鉴,一般都是翻译性的文章,以及各种媒体上的国际信息,只要好好梳理下,把精彩之处提炼出来就行。
  可能是对环保的浓厚兴趣,我也经常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整理成文章发表在各大权威报刊(比如中国环境报、环境杂志、科学时报,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养成了写环保博客的习惯了,通过网络的渠道宣传环保理念,普及环保知识,传递环保意识。(获得2007年人民网环保博客大赛优秀博文奖)。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司副司长刘友宾表示,网络是21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产物,环保博客是公众参与与环保的有益尝试,是传播生态文明的积极探索。美国环保协会中国负责人张建宇博士称:博客不同于传统的传播形式,更能够彰显个性,能够更快更直接地表达网友的环保观点,调动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创新,除了在环境技术和环境管理方面的创新之外,环境信息传播也需要新的手段和形式,环保博客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在我看来,以上的种种成绩的取得就是社会和单位对我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当然,对于我而言,这更多的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监督和信任,一种支持和动力,更是一种责任和鞭策。
  当下,我国环境污染已是触目惊心:5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达一级标准的不到1%;由于近90%的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江河,造成全国七大流域中的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城市河段则近90%的水质超标,目前我国近8亿人口不得不饮用污染超标水;噪声污染普遍超标,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荒漠化不断扩展,每年有2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相当于两个香港的面积,许多地方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大沙漠距离首都北京只有90多公里。
  环保问题不仅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还将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因此,环保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我们人人都有责。我们应该从日常小节做起,节约每一张纸,节约用水用电,少用一次性用品,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举报环境污染行为等等。以身作则,爱护环境。环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话题、一种美德,它更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责任。不管你的力量有多渺小,你的影响有多微弱,只要大家凝聚在一起就是大力量、大影响。试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收好自己制造的垃圾,每一个人都能管好自己的双手,每个人的心中都能把保护环境当成自己的责任,是不是身边的风景会更好?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详情请查看以下网址链接,并有空在以下的留言处评论几句。呵呵。
  人民网:http://env.people.com.cn/GB/8317045.html
  环保部:http://www.mep.gov.cn/ztbd/lsrw08/200811/t20081111_131098.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86879-205333.html

上一篇:理性看待CPI和PPI升幅“双降”
下一篇:情报竞争力,你装备了没有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