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勋说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monjo828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求知忌满,得志莫狂。

博文

居民收入跑赢CPI,看上去很美

已有 2213 次阅读 2011-8-5 09:34 |个人分类:经济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国经济, 国家统计局, 南方都市报, 财政部, 居民收入

  刊于南方都市报专栏2011年08月05日

  中国经济网8月3日发布了消息,说是在各省区市半年报全部公布后,他们发现31个省区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了CPI。其中,29个省区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10%,这比同期5.4%的CPI增幅要高出近一倍。
  虽然看来居民收入与物价之间有着较好的转变,其实只不过是表面上的数字游戏而已。姑且不论我们的统计制度还是统计数据的来源等都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仅就数据而言,也存在着不同的解读。
  为什么这么说?笔者认为有几个细节值得关注。首先,居民收入增长的目的不是仅仅停留在跑赢CPI上面,而是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才能实现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我国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 DP同比增9.6%,而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只有7.6%。可见,如果把31个省(区、市)的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绝大多数都难以赶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与此同时,居民收入没有“跑赢”经济发展速度,国家财政收入却以绝对优势“跑赢”了经济发展速度。财政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税收同比增30.8%,个人所得税同样有高达22%的增速。这样的增速格局,说明经济发展创造的社会财富,更多地分配给了国家而不是普通居民。
  客观来说,针对居民收入增长的问题,我们要综合加以看待,简单地与某项经济数据相比将很难得出相应的结论,即便是最直接的GDP数据,也有很大的统计性误差,从而无法得出合理的结论。而居民收入的一个衡量依据就是要跑赢物价上涨,因此居民收入跑赢CPI是从收入方面来看经济的基本情况。
  而物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决定物价上涨的因素显然是多方面的,当然,统计方面也同样有着不同的对象。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国务院将抗通胀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在具体的控制目标上也有着明确的数据。而数据打架的问题也使得学界和政府部门对形势的判断呈现出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论。事实上,从全国各地的CPI数据来看,绝大多数都在5%以上,这显示出目前的经济运行情况并不乐观。
  从根本上而言,决定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不是物价上涨,而是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此同时,受到分配、消费、税收等诸项政策的极大约束。不是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居民收入也跟着上涨增长,同样不是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居民收入的整体就跟着稳定增长。居民收入的增长,即使有宏观经济真实发展做保证,也要厘清如何分配,保证消费、税收等政策公平有效率,这样居民才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实惠。
  其次,就目前我国居民收入问题而言,收入差距扩大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如果从基数上来看的话,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区收入整体增长的确快了点,但是从绝对数来看,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却并未明显缩小。以东部收入数据最高的浙江为例,其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6835元,增幅12.8%;而中西部省份至今无一地超过万元;最低的青海只有7000元出头一点,而且收入增长和CPI增幅基本相当。可见,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不论是相对增长还是绝对增长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更是明显,即便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收入能够达到城镇居民收入的一半也寥寥无几,而中西部地区则大部分在30%到40%的水平。最低的西藏和云南省与最高的上海相比,农村居民收入绝对差距都在7300元以上,与城镇居民的差距更是在16000元以上。
  综合以上分析显而易见,如果仅看到居民收入增长跑赢CPI就说收入情况在改善,以及经济发展局势良好,那么显然是一个假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CPI增长5%情况下,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对于实现内需扩张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http://gcontent.oeeee.com/5/ef/5efe23546f6fdcfa/Blog/aab/1dc1e3.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86879-472043.html

上一篇:房地产调控未到放松时
下一篇:房产税或成为明年财税体制改革重点

2 张玉秀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