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guox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guoxue

博文

高考最该改革的科目为什么没人改? 精选

已有 10652 次阅读 2013-11-3 20:1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高考, 改革

这几天高考改革的消息很多,英语降分了,数学似乎也要张罗“滚出”高考了,唯独没有语文的消息,这说明政府对人文知识的重视还是不够。


对英语和数学的改革总体方向是对的,就是减负。英语减负的合理性在于学生根本不可能靠应试教育学好英语,徒增压力的东西越少越好。数学减负的合理性在于,对大部分学生过度训练数学,除了折磨没有任何意义,我建议数学还应该继续改革,起码应该把高考数学的难度降低到美国GRE的水平,也就大概是今天中国高一数学难度的水平。而最应该改革的科目却没改,这是我比较意外的,从今天一些社会问题的反应来看,语文教育的改革更加迫切。


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应该着眼与两点:一,增加课文中的文化经典,二,增加训练逻辑能力的内容。

增加经典的意义不需要多说,经典能够培养我们良好的语言感觉,培养语言艺术的鉴别力和创作力,能让我们更好的使用汉语。



其次就是让语文的作文成为训练逻辑能力的手段,就以高中阶段的作文举例,高中阶段的作文以议论文为主,应该在议论文中要求学生应用归纳和演绎等基本逻辑来论述问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当今的高中生作文,除了个别出类拔萃的,大多是一些堆积材料的垃圾,文章开头点题,然后就是举一些通用性的例子,励志有司马迁、屈原、海伦·凯勒,奋斗带上雷锋,感谢组织不忘张思德,结尾扣题,这个道理如何如何深刻正确.....凑够字数,任务完成。


作文应该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在论述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演绎、联想等思维方式才更有价值,而把作文当作某种“形式训练”,学生通过糊弄的心态去应付,这种互动结果和八股文的弊端无异。语文除了彰显文化价值,还应该成为逻辑训练的工具和利器,让学生增强思考能力,这才是当代语文教育正确的定位,更有助于解决当今中国人逻辑能力缺乏的问题。





https://m.sciencenet.cn/blog-882964-738687.html

上一篇:形象思维对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
下一篇:传播某些艺术应该多考虑素质低、心智不成熟的人

32 蔡小宁 孙平 袁海涛 王修慧 徐耀 刘淼 罗帆 许培扬 刘艳红 曾新林 薛宇 汪晓军 曹聪 何学锋 褚昭明 徐绍辉 王涛 柳林涛 张启峰 孙东科 唐凌峰 杨正瓴 王春阳 zzjtcm s11s uneyecat yunmu chaijf DXY1234 decipherer Veteran11 happylittlejo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