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之智与哲学之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fuqiang

博文

计算机科学相关论文与实验验证100909

已有 3743 次阅读 2010-9-9 14:21 |个人分类:IT评论与高校教学心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由昨天研读出自国内名校的计算语言学领域的一篇会议论文想到的,以前想写没写,今天写一点不成熟的学术论文质量改进的想法。小论文也要验证。不要搞虚假的数据验证,虚假的人造的并非真实数据生成的性能比较图示,虚假的蒙人的定义、定理、数理推导,不要什么领域的论文都能和你的某项目基金联系上(虚假标注)等等。
       记得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位论文答辩引入演示环节,我认为这个很重要,也很必要
我想这主要是针对可验证、可演示的论文。这可以剔除那些“形式论文“的构造者。计算机相关学科的论文有自己的特点,你要用程序、算法、模拟与仿真程序进行性能验证与评估。这也是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王选院士所提倡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经常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是“用程序的观点看问题”,不管多么伟大的改进策略都应基于程序或者是算法策略的视角,尽管想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计算世界现实可行的,超前潜在的可行性研究也是万万不能少的。有的国内学者的英文论文只追求框架形式,当然还有其它如数据验证与评估问题等等。
以下引自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站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计算机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软硬件研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研究工作的严谨性、扎实性与 可靠性,系学位分委员会建议在我系研究生答辩过程中增加(软硬件)系统展示环节。

1)论文工作如果有演示系统,可以全面展示演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等特点。重点是展示出系统的输入、输出,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

2)论文工作中实验结果的验证,即实验数据或结果的可重复性验证。

3)系统展示和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验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例如事先准备好的视频资料、现场演示、即时计算、源代码展示等等。

    200912月组织的研究生答辩中建议增加系统展示和实验结果验证环节,在20106月组织的研究生答辩中要求必须要有系统展示和实验结果验证环 节,之后根据执行情况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确定具体要求后,修订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方案。

https://m.sciencenet.cn/blog-89075-361207.html

上一篇:纽约时报关于人工智能工程的系列文章
下一篇:惠普开放创新办公室模式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