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glas08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uglas086

博文

编辑部不送外审就拒稿:这公平吗? 来看主编给你的建议

已有 523 次阅读 2024-5-23 12:26 |个人分类:他山之玉|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我们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关于糖类检测器用于制备液相色谱纯化多糖的文章,投稿到Analytical Chemistry,被编辑直接拒稿了。后面转投到 J. Chromatography A 上,两轮修改后接收了。刚好看到Anal Chem的这个社论,与我们被拒稿的情形很适合,在此翻译出来,与大家共勉。

     

编辑部不送外审就拒稿:这公平吗?

这篇社论的主题是聊一下“投稿的论文不送外审,编辑仅凭自己专业审查就直接拒稿”。这一政策在《Anal Chem》已经实施八年多了!

这是一个特别凑巧的话题,因为 10 月份我作为 ACS 编辑团队的一员在印度呆了两周,访问了 13 个研究所和大学,9 月份我也在中国呆了一周。这两次旅行的主要重点都是围绕《Anal Chem》期刊的。在印度,12 位编辑(包括我)收到了 ACS 作者的许多问题,我们了解到,大家对“基于编辑内部审查而直接拒稿”的做法感到非常焦虑。许多科学家表示,未经外部审查就拒绝稿件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公平的!

大多数人都了解这一政策以及《Anal Chem》对论文质量的要求。我的目标以及《Anal Chem》编辑团队其他成员的目标,是发表分析化学领域最好的论文。简而言之,我们的评估和同行评审过程,都是围绕“发表分析化学领域最好的论文”这一目标开展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原因。我们能收到数千份手稿,但只能发表其中的一小部分。我相信,我们目前的评估方法确保了我们能发表最优秀的研究成果。

我们是如何确定要发表哪些文章的?作为编辑,我会首先查看每一篇稿件的摘要,然后会阅读大多数稿件的投稿信(cover letter)。在这个步骤,我会评估稿件是否属于期刊的范围(见作者指南);如果是,我会将论文分配给适当的副编辑。然而,如果摘要和/或投稿信写的不清楚,或者文章似乎不是期刊涵盖的领域,那么,我会花更多的时间来详细检查稿件:我会先看引言,再看参考文献,最后概览全文。大多数稿件,我觉得是适合我们期刊的,我会将它分配给副编辑来处理(尽管今年我将几份稿件分配给了我自己); 然而,也有一些不符合我们期刊的发表范围或达不到我们期刊的质量标准,作为《Anal Chem》的看门人,我会驳回这些投稿。在许多情况下,在最终做出拒绝决定之前,我还会咨询一位或多位具有相应主题专业知识的副编辑。

我认为,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论文被直接拒稿。因此,我给想要投稿给我们期刊的作者一些建议,怎么才能不被直接拒稿

首先,把投稿信好好写一写,写出亮点来。说一说为什么你的这项工作很重要,以及为什么它适合《Anal Chem》。许多被直接拒稿的投稿信都太简单,只有寥寥几句话,基本上都是:“我想在你们的期刊上发表这个工作。”这样的写法对于我了解你的论文没有任何帮助!

其次,不要将摘要全文照搬到投稿信中(也不要在引言的最后一段把摘要再重复一遍)。 这也不是有效的投稿信!你是在寻求发表你的论文,因此,请你在写投稿信和引言的时候多花一点心思,告诉我们认真读你论文或者发表你论文的理由。

除此之外,你还应该做什么? 仔细考虑一下你建议的审稿人!如果他们不适合你论文的主题、不是该领域的专家、或者来自不适当的机构(例如您自己的机构),这表明可能您也不太了解这一领域! 如果您稿件的参考文献都不是分析化学领域的期刊(不仅仅是《Anal Chem》)、建议的审稿人来自其他领域、或者这一主题似乎很适合其他期刊的读者,那么,您应该在投稿信中详细的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稿件应该在《Anal Chem》上发表而不是在其他领域的另一本期刊上发表。

如果您不能利用这些机会来充分展示您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性,这肯定会使我的工作难做,也更可能被直接拒稿。

我希望这篇社论能够解释投稿后编辑对论文初筛的过程及考虑因素。请放心,《Anal Chem》的编辑和副编辑都是具有丰富科学专业知识的,拒稿是有合理理由的! 最后,我希望你能努力说服我你的论文非常优秀,如果你不能,请投稿到其他期刊。

希望我和你的目标是一样的——看到你最好的作品发表在分析化学上。

原文:Rejections with Editorial Expertise and Without External Review: Are These Fair? 

Anal. Chem. 2012, 84, 23, 10149. https://doi.org/10.1021/ac303246t.



https://m.sciencenet.cn/blog-89570-1435276.html

上一篇:如梦令 毕业季

2 王从彦 杨卫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