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xum

博文

“田连元车祸”背后的道路设计和管理原因

已有 4699 次阅读 2014-5-31 15:51 |个人分类:广义安全观|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安全管理, 道路设计, 田连元车祸

“田连元车祸”背后的道路设计和管理原因

140531李健

5月28日田连元车祸后,有媒体曝光了事发路段(浑河桥北桥头)曾发生过多起惨烈交通事故,2003年两名女学生被撞身亡,2004年多车碾轧男子致死,直至28日田连元父子遭遇车祸。


事发路段的道路设计、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要求似乎高了点)。

为什么该路段事故多发?浑河桥南桥头接连高速公路,经过这座桥走到北桥头,就算进入了城市繁华区,所以刚从高速下来的车辆只能靠这座只有几百米的桥减速缓冲,但一般司机行为惯性,车辆仍保持高速行驶模式。

为什么缓冲距离短?城市扩容注重征地盖楼,在有限的空间内,道路安全性设计常常欠缺考虑,所以高速口毗邻闹市区情况很常见。这是城市规划设计埋下的安全隐患。

道路推倒重建几乎不可能,只能采取管理等其它措施来规避风险。交警部门在北桥头安装了拍照系统和限速牌,但有些司机对此熟视无睹。但还有办法,增设主动减速装置(减速标线)或建立体交通(立交桥)(来源:http://www.ln.xinhuanet.com/qcpd/2014-05/30/c_1110933220.htm)

总之,管理措施、办法多的是,就看想不想、做不做了。

 

同样,今年3·1晋济高速隧道“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造成31人死亡、9人失踪、1500多吨煤炭燃烧,并引发液化天然气车辆爆炸的惨重后果,事故虽然是简单的隧道内两辆甲醇车追尾、甲醇泄漏燃烧,但距隧道不远处煤检站的位置设计间接导致隧道内30多辆煤车待检滞留、拥堵、从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似乎逃脱不了引发事故的干系。


 

再说2012年8·26包茂高速特大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直接原因是大客车追尾刚从服务区上道的油罐车。往往不易显露的原因是车辆从服务区出来后的辅助加速距离太短,还未来得及加速到高速公路允许的速度,被高速公路高速行驶的其它车辆追撞就有可能发生。这是辅道设计埋下的隐患。麻廷光-管理不力怪客车



想起2005年北京八达岭高速造成24人死亡的车祸,其直接原因是一大货车因刹车失灵追撞上同向行驶的一辆大客车。但为什么大货车刹车失灵,其背后原因此路段弯道多(S型设计)、坡度大容易刹车失灵。当年任北京市市长的王歧山在《财经》年会闭幕式发表演讲时公开承认:八达岭车祸与道路设计少绕一个山头有关。正因为设计“少绕了一个山头”,大大增加了这条路段的坡度,成了行经此地车辆的“死亡谷”。八达岭高速事故多发牵出极限设计内情




相关:140529惋惜评书家田连元遭遇车祸



https://m.sciencenet.cn/blog-903722-799276.html

上一篇:我国高温作业标准易操作性和警示透明度的借鉴
下一篇:招远案被害女子如周旋、妥协-我们需要正确的反恐教育

10 周健 孙友甫 麻庭光 王春艳 刘淼 李宇斌 赵凤光 刘克 lbjman heimao2007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