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xum

博文

乘自动扶梯易忽视的危险~踏板塌陷 精选

已有 19252 次阅读 2015-7-27 12:36 |个人分类:安全生活|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湖北商场扶梯事故, 自动扶梯安全, 梯级踏板塌陷

乘自动扶梯易忽视的危险~踏板塌陷  

150727 李健

乘坐自动扶梯一般都知道有几处常规的危险部位,一是侧面围裙板与踏板之间的缝隙,一是梳齿板与踏板之间的缝隙,再就是上行时扶梯经过的构筑物。应该很少人(似乎是)关注所站立的梯级踏板也会有危险~踏板塌陷,人就有可能被卷入扶梯内部机械传动装置里!


http://www.hdrich.com/hotcontent-243783.html

昨天上午湖北荆州一百货商场自动扶梯发生事故,一女子抱着孩子在准备下扶梯时,最后一块踏板突然塌陷,女子本能把孩子递出去,自己却被卷入还在运行的扶梯下部的机械装置,不幸身亡。新闻报道一条没经证实的原因,说是此扶梯正维修之中,这块踏板并未用螺栓固定,但扶梯仍正常运行,只是安排两名营业人员在出口处照看。。。。。。有些单一危险不足以危害人的生命,但多个危险叠加在一起就可怕了,扶梯内踏板塌陷时安全保护装置未发挥作用(是否有保护装置),营业人员也未能及时按下急停开关(是否有应急演练、是否安装了急停开关)!


http://news.qq.com/a/20150727/003841.htm

踏板塌陷我还是头一次听说,网络搜索此类事故还真不少见。2013年4月,深圳某人行天桥扶梯踏板突发塌陷,一名男子反应不及掉进机械装置内被夹受伤。


http://wb.sznews.com/html/2013-04/25/content_2458124.htm

2013年5月,湖北宜昌一老婆婆在乘坐扶梯时因踏板突然塌陷,不慎掉入,被绞身亡。


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13/251720.shtml

2015年5月,上海地铁10号线国权路站扶梯踏板发生塌陷,万幸没人掉落。


http://news.sohu.com/20150519/n413363076.shtml

 

梯级踏板是供乘客站立的部件,数量多,又是运动部件,自动扶梯性能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梯级踏板的性能和质量。为此2011年自动扶梯新国标相比1997国标,增加了加强梯级踏板等安全防护要求~梯级踏板应做载荷、扭转等动载试验及梯级踏板缺失的监测装置。这是制造环节。而根据近年有关导致电梯事故因素的调查,电梯事故大多出在维保和使用环节,占60%(制造质量环节仅占16%,安装环节占24%)。而维保使用环节又与监管、强制报废标准、日常管理、维保责任主体明晰及维保人员专业素质等众多因素有关。特别是近年我国电梯以年均20%速度快速增长,到2013年时已拥有250万台,居世界第一。这么快的增长,维保、管理跟不上,电梯事故频发是必然的。据统计我国电梯事故年均发生40起,伤亡40人左右。系统、体系化地解决以上问题实在需要国家层面予以关注。

除此之外,国家虽制定了相关标准,更要加强标准宣贯和执行。《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20900-2007)早在2007年9月就开始实施,它是引进等效于ISO相关标准,是一个很好的电梯风险评价工具,它可以用来识别由各种危险、危险状态和伤害事件引起的伤害风险,综合设计、使用、安装、维修、事故以及有关伤害的知识和经验来评价从设计、制造至报废电梯寿命期间各个阶段的电梯风险问题是电梯有关单位都知道这个风险评价方法吗?应用了吗、执行的效果怎样?这需要更为细致的跟进工作。

从乘客角度说,我们除了呼吁并不能改变以上诸多管理问题,但为了自己生命安全,还是要检视自己的安全行为是否做到位,比如为防范扶梯踏板塌陷带来的危险,乘扶梯时要“握住扶手带”,这个简单的安全动作会给我们生命带来安全保障!2011年新修改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就为乘客增加了这一指令标志。如图。



上图摘自:http://news.ifeng.com/a/20150727/44261248_0.shtml


相关:

150729 “寿司”电梯–用本安设计避免电梯吃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03722&do=blog&id=909202

 

 



https://m.sciencenet.cn/blog-903722-908619.html

上一篇:急救车追尾不应忽视司机“应激”的影响
下一篇:从湖北扶梯“吃人”事故看应急救援

25 许方杰 尉剑俊 黄永义 周洲 刘连兴 王春艳 李宇斌 陈儒军 尤明庆 赵美娣 刘淼 王恪铭 代恒伟 张江敏 戴德昌 周云圣 麻庭光 闵应骅 王显生 余世锋 汪小龙 biofans icgwang peosim jiar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