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ng--与岁月成正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ing 普世无关我,孤心送远行。月眠风滞两栏凭,莫道惯于长夜数兰清。

博文

物理八卦(7)--悲喜自知

已有 5437 次阅读 2007-5-23 20:17 |个人分类:八卦|关键词:学者

按语:
 
所有在“物理八卦”标题下面的文章都是转载的。很多文章出处因为原文在网络中的多次转载而变得很难查考。那些收集整理这些八卦的作者为八卦成文付出了原创性的劳动,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所以,如果这些文章的原作者提出版权问题,请联系我或者留言,我会尽快加上出处或者应其要求删除文章。

********************************************

  

不过pauli有一点比较好,他对每个人都很刻薄,不会因人而异。有次老爱作报告,做完了,pauli起立来了句:"看来爱因斯坦不是很蠢"。

pauli大概天生不适合作实验。据说他出现在哪里,那里的实验室仪器就会有故障。有次,某个老大的实验室仪器突然失灵(忘了是谁了)。他们就开玩笑说,今儿pauli没来这地方啊。后来过了不久,pauli告诉他们,那天他乘坐的火车在那个时刻在他们的城市短暂停留了一下。

讲到实验物理,大家都知道运气是很重要的,往往只有一次机会。不过有的人运气着实不错,连着两次错过nobel奖,居然还能有第三次。约里奥·居里夫妇——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发现了新的中性射线,却没有意识到是中子,结果这个nobel奖被查德威克得了。第二次,他们发现了正电子的轨迹,不幸,又忽略了,于是nobel被安德森得了。最后一次,估计上帝他老人家已经愤怒了,给了个特别明显的,根本不能忽略的现象:稳定的人工放射性。这两人这次总算没忽略,拿了个nobel。上帝他老人家也够郁闷的,给居里家的人送礼都得送三次。

冯.诺伊曼的聪明是出了名的。据说有一次,维纳(似乎是他)有个问题想了一个月,没想明白。正好诺伊曼喜欢在研究院到处串门。这天跑到维纳那里去,维纳就跟他诉苦。诺伊曼问了一遍问题,然后就开始站在窗户那里对着外面发呆。过了半个小时,他给了维纳答案。我估计再有自信的人碰到这种人都会被郁闷死的。

不过princeton高等研究院的诸位同仁比较有阿q精神。他们是这么说的:“你看,琼尼的确不是凡人,但在同人们长期共同生活之后,他也学会了怎样出色地去模仿世人。” 恩,这个自我安慰的确不错。btw: 琼尼就是诺伊曼。

pauli的德语。pauli的德语到底有多差,我们不知道。不过有次他做了一个很好的文章,然后用德语写了份报告,给了索莫菲。索莫菲顺手扔到一边,让他用英文重写,叫另一个学生翻译成德文,然后发表了。

关于民科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哈,属于打击对象。neemann是以色列的外交武官,不过业余喜欢物理,他好像有一段闲着无聊,然后问一个物理学家有什么可做的。那位告诉他说,基本粒子的分类是个有趣的问题。然后他去做了,得出了跟盖尔曼一样的重态方法。不同的是,他没得nobel奖。今天讲这个故事,我要说的是,我宁可错杀一千个民科,也不愿意垂首读一篇民科的文章。不要拿我说的这个做例子反对我,因为neemann毕竟是受过正规科学训练的。他的研究也是专业人士指导的。

讲讲夸克发现的历史。现在一提夸克,大家都知道是盖尔曼。其实夸克最早叫ace,是兹维格起的名字。兹维格比盖尔曼要早发明夸克理论,发展的也完整的多,写了特别详细的一片大文章,基本上除了动力学,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可惜四处投稿悲剧,因为太超前了。可怜的他在cern待了老久,连个位置都找不到。这个故事说明,工作做得太好了,大家不一定认。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下一个盖尔曼的故事。

盖尔曼在兹维格后不久也得到了夸克理论。然后想发文章阿。可是他跟兹维格不一样,兹维格年轻啊,没被人欺负过啊,不知道厉害啊。盖尔曼可是知道圈内那帮权威打击新奇思想的力度。盖尔曼老奸巨滑,写了一片奇短的文章,里面凡是关键的部分都说的含含糊糊,模棱两可,比如分数电荷。1964年盖尔曼在《物理通讯》上的一篇论文中说:“将夸克看作是质量有限的物理粒子(而非无穷大质量极限的纯数学实体),而推测它们的行为方式乃是一个玩笑……在最高能量的加速器上寻找带有-1/3电荷或+2/3电荷的稳定夸克,抑或是带有-2/3电荷或+1/3电荷或+4/3电荷的稳定的双夸克态,将促使我们确信并不存在真正的夸克!” 然后他又找了一份不是很牛的杂志发了。可怜的兹维格,夸克理论都在圈内流传很久了,他的文章仍然到处悲剧。谁让他写的太详细了呢。

还是关于可怜的兹维格的。他想在大学谋个职位,可惜没有成功,因为他的关于夸克理论的文章使他在cern名声扫地。某位德高望重的理论物理老前辈评价说那文章纯属江湖医生的手笔。恩,这位老前辈不知道是不是杨先生。嘿嘿,听说他到现在还不承认quark理论。

 

 

 



https://m.sciencenet.cn/blog-915-2355.html

上一篇:物理八卦(6)--名家名段
下一篇:论**师范学院强于哈佛大学的原因ZT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