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习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berfrank

博文

第一章 交通需求的经济学原理

已有 3750 次阅读 2011-7-26 00:18 |个人分类:TRANSPORTATION|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范文博, 物品, 交通服务, 交通需求分析

[按:受学校研究生教材项目资助,断断续续地在写一本书,书名为《交通需求分析》。目前能看到两个结果,一按期完稿,不可能;二按期交稿,也许能,但水平会远低于期望。现在的面目远非一本学术著作,既不严谨也不扎实,文风要命地偏散文,只有零星的一点新意,为自己珍视。近逢暑假到来,中断一学期后再操刀,找了几天感觉都不对,耐不住寂寞,索性先Post出来,贻笑大方,只为一再进入写作状态,二顺文字求意见,促她一点点蛹化吧。]

 

第一节 交通的需求

一、交通需求的对象

需求作为学术概念来自于经济学[注1:略。下同],其对象是物品(goods)。物品也是经济学中专业的概念,是指人想要拥有的东西,有广泛的含义:不仅可释义为产品(product)或商品(commodity),也包括服务、友情、声望、空气、清洁、幽静、爱人、爱,等等。无论有形无形,物品是“有胜于无的”——这是经济学家张五常给出的(经济)物品定义(引1:略。下同)。


转看交通需求。行内熟知的描述是,交通需求(transportation demand)是由社会经济活动(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派生的(derived)。即,交通需求不是最终的需求而是派生的中间需求。为了说明交通需求的这一性质,可以分别从两个角度来看。对于个人而言,使用交通运输服务(transportation supply/service)的出行(travel)是为了到达目的地满足他/她的某种活动的需求(need)。例如,工作、出差、购物、休息、娱乐,等等。而货物被运输移动(movement)的理由更纯粹,主要是满足空间散布的生产消费需求(need for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了到达终点而非到达终点后的活动,或为了交通而交通的需求,不是不存在,如田径或赛车是以到达终点为目的的空间移动,运动、兜风是为了移动而移动,但这些现象已非专业所研究的范畴。进一步,本专业还会有一些假设条件,武断但出于理论上的必要,将在第二节给出。


现在问,假若任由人选择出行与否,不考虑能否负担等其他约束,那么出行会被选择吗?前文已述,交通需求是目的地的活动派生的,出行与否的问题,等于问想否挣钱、想否娱乐、想否购物,或者想否售货图利,等等。经济学物品的定义说,这些“意图”(需求)是肯定的,即“有胜于无”。需要注意是,意图是一回事,发生是另一回事。简单地说说到意图,人只考虑物品对自己的意义;而说到意图是否会发生,就需要考虑真实的约束条件,如物品价格、个人收入、已拥有数量、法律风俗,等等。这里是说到别处活动的意图是肯定的,换句话说交通需求的对象,也即交通服务,是有胜于无的(经济)物品。


“交通服务”是指满足人和货物出行的一切条件,包括交通工具、道路使用、通行秩序、车票座位,等等。

(第一节 未完待续)



https://m.sciencenet.cn/blog-92473-468442.html

上一篇:交通专业的宏篇巨著(不完全统计)
下一篇:1.1.2 交通服务是物品也是成本

2 马剑 宋敦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