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z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ozhen

博文

脑洞系列|《三体》黑暗森林法则的历史唯物主义检视

已有 3913 次阅读 2020-7-26 10:0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脑洞系列|《三体》黑暗森林法则的历史唯物主义检视

骆桢


黑暗森林法则是刘慈欣所著《三体》中,对宇宙中各文明之间敌对关系的解释。其基本逻辑是,宇宙总的质量是有限的,文明的发展和需求是无限的,在对宇宙开发的过程中最终会遇到零和博弈的困境,所以理性的文明就像躲在黑暗森林里的猎人,一旦发现其他文明就会立刻开枪消灭。否则,你可能在他发现你的时候被他消灭。

image.png

这似乎是一个经典的囚徒困境,按照刘慈欣的看法,这是无路可逃的,唯一的选择就是消灭对方。我们用一个表格来说明以上关系。文明1和2都可以选择“开枪”和“不开枪”,括号内的数字,前面的是文明1的收益,后面是文明2的收益。都开枪,都死,双方得益均为0;一个开枪,一个不开枪,则开枪者生存并占有资源;都不开枪,最终也会因为资源不够而发生争夺回到都开枪的结果,但是,毕竟可以多活一阵,假设双方都能获得0.5的得益。所以,根据纳什均衡的定义,理性的选择就是开枪。

 



文明2



开枪

不开枪

文明1

开枪

(0,0)

(1,0)

不开枪

(0,1)

(0.5,0.5)

   

给定以上博弈矩阵为公共信息,那么开枪是大家唯一的选择,而且你也确信对方会这样选择。当然,文明之间存在发展的差距,先进文明可能率先发现落后文明。但是,只要秉持着迟早有一天我们会争夺资源的信念,似乎以上结论也还能成立,而且符合“逆向归纳法”的理性观。也有人质疑,在离宇宙资源有限还有很久的时候,大家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不会重视,能够相安无事。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在有能力消灭对方文明的阶段,极可能已经意识到并且很重视这个问题了。


真正对黑暗森林法则的挑战,一个是宇宙资源的有限性问题不成立。经济学家以经济学领域关于“增长的极限”之争为例,认为以人类发展的经验来看,随着技术进步,资源约束会不断被打破。然而,这本质上是一个物理学的问题,是个质能转换极限的问题。


真正应该由经济学家讨论的,是文明的发展规律和行为动机。基于人类发展历史,我们提出两点质疑。一是,文明的发展是否对物质的需求是无限的;二是,发现对方文明后,尤其是弱势文明后,为什么不选择奴役或者剥削。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发现,刘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则是宇宙版马尔萨斯陷阱——文明发展到资源约束的时候会通过相互毁灭来实现平衡,是不是很像灭霸?马尔萨斯-刘慈欣-灭霸,一脉相承!然而,我们地球人的经验,马尔萨斯陷阱是可以被打破的。除了前面的技术进步可能会面临物理极限之外,还有人口增长的自我约束。


人口增长的自我约束,在富国,也就是不想要孩子的越来越多,在穷国,那就只能靠马尔萨斯陷阱。我们地球现在不也面临这个问题吗?富国人口增长率放缓,享受人生的丁克越来越多,穷国为了提高收入不停生,然后以国为界,偶尔放一批穷人进富国补充劳动力。这就是电影《极乐空间》、《时间规划局》和《雪国列车》的故事。细思极恐的事情是,穷国似乎很难有机会变得富有,这就像富国里面也总是存在富人和穷人的对立。如果富裕是以贫穷为基础,那么,总是有部分人不会富有到少生孩子。那么,穷国就像一个劳动力的蓄养场,其生育规模就会通过与富国的经济联系,被有意无意地控制着。也就是说,穷国人口有无限扩张的趋势,但他们能获得资源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当然,协调机制也有出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富国之间的甩锅或者争斗,总会产生人道主义灾难,但也不至于灭亡。因为,富国本身人口增长有限,而且富国不会毁灭穷国,和他们廉价的劳动力。哪怕富国对财富的追求是无限的,但是对实体财富的控制力是受技术水平约束的,所以,干脆搞出个金融化直接玩虚拟游戏。


这个问题放在宇宙中,还有个问题,我们有没有被利用的价值?《雪国列车》中,前半车厢的富人之所以用昆虫制成蛋白质液体养活后半车厢的穷人,是因为穷人的小孩可以以残疾为代价清洗富人的永动机。如果永动机不需要清洗,那么给定整个封闭列车的有限资源,后车厢的穷人就不可能生存了。从奴隶不被立刻杀掉的那一天起,这似乎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封建时代,小农为了寻求庇护,连带土地委身领主,成为农奴。资本主义时代,为了生存消费、为了租房、为了购买品牌产品,为了尊严和虚无缥缈的希望,顶着老板的责骂贫穷地忙碌着。西班牙人的谚语说得好,奴隶制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成了8小时。无论法律面前如何平等,银行存款如何增长,都抹不掉办公室和车间里老板的权威和员工的服从。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发现劳资间贫富分化随经济发展不仅没变小,反而不断再生产出自身。马克思说,这就是剥削!而且,忿忿不平的穷人们总在担心自己不能被剥削恰恰就是剥削得以进行的条件,这像极了宇宙中的弱势文明。


然而,是否所有文明都有被剥削的机会呢?李嘉图用相对优势原理安慰大家,不论多穷的国家都会存在比较优势,贸易可以做,无非拿得少些。但有两个前提,一是人家要有贸易,或者剥削的需要;二是你要有能力满足这种需要。比如,自然经济下的封建中国,国际贸易只卖不买,因为自然经济下,我不需要。即使不是自然经济,自动化技术满足了它所有需要呢?甚至能满足心理需要,就算它的需要一定要和你发生联系,就为什么不会是毁灭你的需要呢?其二,要有资格享受比较优势理论的心理安慰,首先要能够进入李嘉图的分工表格。也就是,能够生产对方需要的产品。否则,人为啥不跟蚂蚁分工和贸易啊?我们人类在宇宙中就一定不是蚂蚁吗?尤其是,在高维度文明面前,我们就是一张没有厚度的纸,连认知都存在障碍,更不用说交流、合作(打工)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寄望于高级文明成为善意的统治者,而且不像灭霸那么粗放,以推动大家共同进步来实现全宇宙的生态平衡。然而,我们何曾对蚂蚁动过这个心思?刘慈欣笔下的二向箔就是弱势文明的噩梦。真正支持这种期盼的是马克思的理论,人类生产力发到一定程度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文明水平会高度发达。


讽刺的是,我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开始,最后却变得既不历史,也不唯物。但是,经过分析,我们知道,只要人类好好努力,应该是不会被宇宙猎人一枪毙掉。这也是蛮好的。


更多更新请见微信公众号:读点不一样的宏观经济学

image.png



https://m.sciencenet.cn/blog-932630-1243633.html

上一篇:中美疫情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比较
下一篇:疫情冲击下美式全球化的退潮与全球化的新阶段

1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