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岩论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elugj     眼见为实, 眼见未见得实!

博文

念感柬埔寨

已有 5460 次阅读 2008-12-22 00:31 |个人分类:地学课堂|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人生, 感悟, 矿业开发, 柬埔寨

念感柬埔寨

刘继顺

2008-12-22

应友人邀请,近日赴柬埔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矿产地质与矿业开发状况考察之旅。其感多多。

一、风景秀美,气候宜人

柬埔寨地形东、北、西三面高(高原、山地环绕),中间低(湄公河及支流冲积平原),向东南开口,形如“玉兔”。最高峰克佐山脉的奥拉山海拔达1813米。依地势起伏,由高到低可分为西南(洞里萨湖与暹罗湾之间,由豆蔻和象山二大山脉组成)、西北(柬泰边界的扁担山脉)、东北(东部高原、上川龙高原和磅湛高原)和中部(洞里萨湖盆地和湄公河低地)四大区域。西南濒临泰国湾。

因地处北纬1020分至1432分,故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无所谓冬夏,只有旱雨两季。

柬埔寨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国土面积18.1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230万,大多集中于湄公河冲积平原和洞里萨湖区,边远山区及靠海林区,人烟稀少。

佛教为柬埔寨的国教,90%以上的居民信奉小乘佛教,寺院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以金边市独立纪念塔旁的兰卡寺和王宫以北的乌那隆寺最为著名。柬泰边境的一个寺院,竟成为两国冲突的焦点。

二、农耕文明,素面示世

因地处热带雨林,贵重的柚木、铁木、紫檀等热带林木发育,橡胶、胡椒、棕榈糖、烟草、麻类、棉花为其主要经济作物。盛产稻谷、玉米、豆类、薯类,马德望省素有“粮仓”之称。

洞里萨湖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淡水渔场,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渔场,素有“鱼湖”之称。

畜产主要有牛、羊、马群。 白牛成群结队,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觅食撒欢,实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三、吴哥古窟,历史见证

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吴哥窟,位于暹粒省境内,距首都金边约240公里,长1.5公里、宽1.3公里。那精美的各式仙女、战争场景和佛雕,美仑美焕,令人赞叹不已。那剥落的石雕和断壁残垣,向人们诉说着年来的沧桑。

四、湄公河柔,润物无声

我到过湄公河的源头和中上游,即澜沧江,那是在中国的青海至云南。

出自唐古拉海拔50006000余米的雪山,那里是急流飞湍,峡江奔腾,劈山裂石,似线下泻。

谁知柬埔寨境内,竟空阔静淌,极尽温柔。辫状河曲,江心中洲,冲积成扇,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造就了柬埔寨的粮仓。

五、基础薄弱,城市脏乱

柬埔寨有着西哈努克海港和湄公河航运,构成了柬埔寨与外连接的便利通道。

然公路只有一条高速,即使作为国道的6号和7号公路路面窄,多坎坷。只因车流量较少,才不至太过影响车速。

金边市人口有110万,见不到高楼大厦,楼层大多在6层以下,8层以上的楼宇屈指可数。

我对金边的总体印象为脏乱差。街道狭窄,车子停于店前,占据着行人道。自行车和摩托车成为人们代步的主要工具,更加剧了交通的拥堵。基础工业极不发达,电力和交通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瓶颈。

六、自由经济,贪腐较烈。

据称,柬埔寨是亚洲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排名与日本齐名,在全球49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中,柬埔寨经济是最为开放的。

然而,柬埔寨的经济是十分落后的,与其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有点不称,可能与其过去长期战乱有关。人均GDP 只有300美元左右,劳动力低廉,工薪很低。公务员仅靠工资难以维持生计,主要依赖于收取小费。政府贪腐较烈,小费是成事的公开条件。

七、矿业开发,初始阶段

目前,柬埔寨境内的地质与矿产调查极为薄弱与零星,矿产资源储量不明,矿业开发处于滥采乱挖和小规模的无序开发状态。

已有的矿业公司,基本上处于初查阶段,实质性投入矿业勘查与开发的少之又少,因而,尚未形成大规模的商业性开发阶段。

柬埔寨目前尚未出台矿业开发管理法规,矿区属地对非法开采管理不力。受利益分配的影响,柬内部管理不协调,影响相关公司的实质运作。至今,除一些小型的金、银、锡及宝石等矿已进行掠夺式开采外,大多矿业公司只是在矿权上炒来炒去。

从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来看,柬埔寨的成矿地质环境较好,尤以金、铝、锰、铁、铜、锡、铅、锌为最。开发利用条件也较好。如果解决了电力与交通问题,柬埔寨的矿业开发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八、对华友好,机遇良多

中柬曾有着深厚的友谊,两国人民相好日久。目前,在柬华人多从事电力建设、建筑、采掘、伐木和其它商业活动。许多在柬打工华人,既不会柬文,也不懂英语,一口汉语,还是地道方言,居然能够在柬生活得有滋有味。虽然地名标识少见中文,但宾馆、饭店和商店不乏能说简单汉语的柬人。

柬埔寨目前正处于发展之中,商机较多。虽然政治走向有着不确定性,政策和管理有待于完善,但先机总是给予有准备而又深思熟虑的先驱者。



游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97739-52191.html

上一篇:不独笑顽石生底事
下一篇:临青海湖 思人生路

1 刘玉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