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博士到底应该从事什么职业? 精选

已有 15181 次阅读 2016-9-9 12:16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博士到底应该从事什么职业?

鲍海飞 2016-9-9

   想起这个话题,是因为前一段时间,有关北京某中学招聘时,竟然有十几位博士参与‘竞标’,而且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中国著名学府的博士,甚至包括几位海外归来的博士。社会上有许多人参与了讨论,讨论他们应聘的动机等问题。那么,博士到底应该从事什么职业呢?

表面上看,一个人花费了近30年的学业生涯,包括最美好的青年时期都在学习,之后又从事了某一学科的具体的研究工作,尤其是理工科的研究之路,那么,他的后半生就应该顺风顺水一成不变的继续从事他的研究,这似乎才是正路。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不吃亏。要不,大学毕业以后,你又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读研考博干这件事?成本投入,精力代价付出似乎都和期望值相去甚远,因为,普通人眼中的博士是高智商、高收益、精英和成功的代名词。

其实,大部分的博士也都是普通人,走上博士这条路的也都千差万别。有的完全是为了混个名头,有的是不知道为何稀里糊涂就一路走过来的,有的是迫于现状找不到工作就坚持读下来的,也有不少是发自内心对自然真心实意追求热爱的等等。总之,各色人等。回到正题,博士到底应该从事什么工作或者职业呢?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刚毕业的博士,是否要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还是改行从事其它行业的问题。如果改行了,抛弃了所学专业是不是太可惜?所谓,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不可否认,有一类人适合从事科学研究。他们心无旁骛,从小就对自然充满了向往和好奇之心,在学习过程中,又得到了不少真传和领悟,个体的内心又十分单纯,对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的研究充满了热情,从事研究是自己的一个主要兴趣。同时,经过多年的硕士、博士学术生涯的历练,了解了本领域世界各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着哪些问题,并且较有能力瞄准所要从事的未来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

相反,另一类人读博士就是为了混个文凭,不过是为了自己以后找个好饭碗,或者投机到某个领域的敲门砖而已。个人觉得,刚毕业的博士对待职业的选择还需要慎重而行。毕竟,已经不年轻了。因此,针对即将毕业的研究生等,有几个问题值得个人关注和研究。

   

  1. 人生起步的自我认识。

       在读研究生这个阶段,一方面要把学业功课做好,这是分内的事。另一方面,就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品位,比如,性子急还是慢,做事是立竿见影还是拖拖拉拉;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比如,对于新知识、新现象、新问题的出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是否愿意学习新东西,学习掌握的快慢,以及动手动脑能力等。同时,还要了解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和立场,是得过且过还是不依不饶;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哪里,了解自己的社交活动能力;自己喜静还是好动,是悲观还是乐观,对待问题自己是能够潜心研究,还是三分钟热血;自己适合做个演讲者还是个听众。在前进的道路上,你是否有依有靠,是否有坚强的后盾支持你等。因为,很多人,如你和我,都是白丁,在未来的生活中只能靠自己。

       一个人表达能力强,所谓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那是因为他的头脑清醒,语言组织能力强,这来源于他的知识储备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来源于他对社会、科学、历史和文化的认知,来源于他表达的愿望,更来源于他自我的塑造能力和意识,以及敢于自我塑造的勇气和能力。有了这些对自己初步的了解、认识和评价,有助于做好自己人生和职场的初步定位。回过头来看,真如古人所云,人生如白驹过隙,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只有青春才能造就不同凡响的世界。一句话,在今天这个社会,既要充分认识社会,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

  2. 职业的选择要量力而行。

        从事科学研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费心劳神耗力。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要看清自己,认识自己。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许多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在工作中没有量力而行。博士的阶段,是锻炼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发现能力、判断力和领悟力等的过程,这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已。因此,读博士期间,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课题,另一方面,要广泛接触社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和认知与社会的距离,包括所从事学科的影响和未来发展。一个人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旦他醒悟了,他思考了,如果他还采取了行动了,那么,他便是个觉醒的人了。一个人一开始也许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但是随着他自身能力的提高,他的远见、能力、动力和力量也会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再深一层说,随着逐步的前行与点滴积累,一个人的胆量就会得到不断锻炼和提升。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大胆的一步棋,是在知敌知彼得情况下才取得的胜利。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应根据个人性格、能力和环境等因素来考虑,需要量体裁衣。

  3. 职业的选择需要深谋远虑。

       职业的选择需要一个人的眼光和判断。对今天的人来说,狭隘些,名和利就是两个不可逃避的目标。说一个人有前途,那是说他有好的未来,是因为人们看他有一种潜力,或者潜质,这个人会在某方面能够成大器。说白了,就是在某一方面能够出人头地,能够做出不同凡响的事业。如今科学分科、以及职业划分更加细致,选择突破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个突破口就是能否做出成果、出成绩的突破口。曾经,交叉学科一度盛行,其实是因为学科间虽然有差别和距离,但是学科间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谁先看到、意识到这个空白区,而你却选择了,那么你就有可能成为走在前面的人。尤其是今天微纳尺度下的现象和效应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涉及到生物、流体、力、电、磁多场作用下的现象,更是有许多待挖掘的东西。无论是哪个行当,都不容易干,要做出像样的成绩更难。我们或许看得不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在低头拉车的时候,要不时地抬头看路,走好每一步。关键一点是,能否把握自己,能否看准机会,能否把握前景,做自己擅长的东西,做自己的主人。

  4. 职业的选择要审时度势。

    要懂得,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现实。做事情,光凭一腔热血是不行的,因此要三思而后行。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每个人都要面对社会的现实问题。国内许多高校、院所,凡是好的部门单位都人满为患,工资、待遇、发展前景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出类拔萃的人物比比皆是,竞争异常激烈。这就需要博士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看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有目的的选择和前进,做好短时眼前的考虑与未来长远的考虑。除了科研,你会觉得别的行当好干容易是吗?恰恰相反,其他行业同样竞争更加激烈,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对来说,科研在一个较小的时空隧道里穿梭,与较少的人和事打交道,生活工作倒是简单了许多。

    职业的选择同样要把握机遇和创造机遇,机遇可遇而不可求。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另一方面,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伯乐与千里马,可遇而不可求。因此,要多与前辈和领导交流沟通,才能发现机遇和创造机遇。要不,谁知道你是千里马。关键时刻,能毛遂自荐就自荐,所谓谋事在人。随大流是一种方式,特立独行是一种能力,独辟蹊径更需要勇气和胆量。与其默默无闻一辈子,不如风风火火一辈子。

  5. 人生规划在此刻犹未晚矣。

        即使博士毕业了,或者工作几年了,你依然可以从头再来。如果到了这个状态,你必须转行了,那么,也无须抱怨什么。其实,在这个时候,你已经更有社会经验和积累了,也应该有自己的朋友圈了。即使没有朋友圈也无所谓,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内心,要发现自己内心的向往,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什么是自己的追求。人生最大的苦恼,是你不知道自己真的需要什么,自己要做什么!

       如何把握其中,确实是一个难题。就像世界上没有哪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人生的道路也不尽相同。没有完全的仿照和亦步亦趋,只有自己的摸索。一个人花费了近30年的时间,读书学习,抛弃了专业是不是太可惜?其实,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炼,就是一场赌博,能够坚持下去的当然是一种幸运和个人的执著。但是如果中途改弦易辙也未必是坏事,往往是这样的才能有所突破和标新立异。从一而终已经不是今天人们所追求的,求新求异才有出路。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有的人,因为胆怯,因为不善于交流沟通,而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而有的人,却十分善于经营,从而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理想与抱负。对于个体来说,即使不能胸怀天下,也要胸怀家庭,更要胸怀自己,时刻不忘学习、修身和修心。头脑活络一些,思路开阔一些,生活乐观一些,就会造就不同的结果。一次失败,两次跌倒,不要怕。抉择,锻炼一个人,考验一个人!

    今天的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更不能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你需要榜样和参考,但不要走单纯的复制道路,而要走自己特色的道路。这需要我们练就一身真本事,要学到精髓。无论在哪一个行当里,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话,都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如果看准方向的话,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读书是个最简单的事情,很多人都做不了。而你我却坚持了下来,这说明我们是有耐心的,走到研究生这一步,说明你已经在走向成功的道路,因此,作为学人应该有信心面对未来。因为未来是知识和文明的社会。

    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世间有360行,行行里面都有门道和学问,行行里面都有状元和秀才,又何必拘泥于一行。如果说一个博士,他热爱教育,还有一份爱心,愿意从事教育事业,那是多么让人快乐的一件事。农民种的是庄稼,老师培育的是祖国的花朵。我们的国家不就是缺少真正的具有开拓性、引领性、启发性的教育家吗?我们需要锐意进取的教育家和老师来改变目前的教育困境。

       说实在话,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在这青春岁月那么几年。所有的创造力、想象力、动力、激情和智慧都在这个时候发挥得淋漓尽致。该奋斗就奋斗,该拼搏就拼搏。多少行业,是年轻人在引领赛跑,无论是体育还是科技,都是在年轻意气风发的时候,创造出最好的成绩。莫让年华付水流。

    人生是个自我修行和探索的过程。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前进的道路上要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什么。职业的选择,简单地说,就是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能够身体力行,从容淡定,而又是内心向往的生活。

    路转溪桥,你会看见不同的风景,一丝欣喜便涌上心头。

      原野上,播撒下质朴的种子,等待着春暖花开。

      (写下这些,与大家共勉)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8905-1001835.html

上一篇:少小离家路何方
下一篇:说说研究生的素养

28 徐令予 刘忠波 陈辉 陈武峰 杨远源 陆泽橼 林涛 张骥 韦玉程 钟炳 苏德辰 苏光松 任磊 邢志忠 沈炜玉 张海权 张彦虎 黄永义 徐耀 李明阳 李颖业 李学宽 xlianggg haishanzhidian biofans guhanxian xiaoweijim xiaoyuanji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