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

已有 2600 次阅读 2018-9-24 20:50 |个人分类:系统医学与药物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系统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

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获得了单个二倍体人类细胞的三维基因组结构O网页 - 被誉为离诺奖最近的华人: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O网页全职回北大任教O网页 - 虽然至今还没有解决那个抗药性的科学问题 - 摘录,这个耐药性是非常肯定能够获得诺奖的项目,实际上我是最早做这个课题的,用实验论证系统遗传学,却由于创业而没有继续做下去,另一个课题是巴斯德研究所邀请我参与的课题 - 细胞去分化课题(也就是后来日本做成了并获诺奖的IPS细胞)研究计划都给我了,但我去了另外一个大学。
真正的原因是,我的兴趣一致在以物理学的理论模型为研究目标 - 也就是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核心难题。

在生物医学领域至今仍然以观测和描述,及其技术方法为主体,离物理学成熟科学形态的逻辑与数学推演的距离仍然很远,而后者才是吸引大量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也包括我自己进入生物医学领域的起因。
但是,以科学范式 - 1.0经典实验生物学与孟德尔遗传学,实验医学与循证医学;2.0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3.0系统医学与精准医学和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来看,范式的建立已经是非常成功了。
加入了这个3.0范式的学科领域研究,尽管在理解上仍然存在偏差,却已有大量诺奖(胡德院士*也是1987年拉斯克奖)得主和国内外院士都加入了。
*3.0范式是1991年到1999bjZeng提出,而后,是1999年胡德院士和北野宏明等,而到2003年形成国际学术共同体,在2007年进入常规科学与发展主流,即,大量规模CNS论文和整本的专刊。
也就是说国际上已经是一场科学革命,并将发展到工业革命时期;然而,国内崇拜过去头衔的文化与体制,导致大规模的经费和资金投入了仍然是过去的2.0领域。
因而,就如过去常说的错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也错过了第三次(互联网和计算机),很可能又会错过第四次革命的机遇!

张首晟:用物理学家思维做风投O网页 - 杰出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论科学与信仰O网页 - 在物理学界的华人院士,张首晟显然是成就比较突出的,从其论述的科学与信仰关系也是比较符合逻辑与事实的,其实科学与信仰的统一就是逻辑论证与事实验证之间的吻合 - 1983bjZeng的结构论已经论述了这个观点,并成为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上帝造人,人造机器,包括工程设计的人工生物,也就在合理之中,也是人类走向宇宙 - 地外星球的必由之路。

-20189月网络日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6952-1136763.html

上一篇:老人与海的故事
下一篇:纳米机器人 - 第2机器时代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