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美奂美轮的视觉盛宴—看3D电影《海王》

已有 8401 次阅读 2018-12-30 22:16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海王》, 典故, 随感

在元旦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晚上,去电影院看3D电影《海王》。

 

该电影最大的特点是视觉效果极佳,美奂美轮,赏心悦目。海底世界奇光异彩,且没有看出违反流体力学。地上部分,西西里岛风格绮丽,我都后悔在意大利时没有去看看。男女演员都很养眼。男演员就不说了。女主角海王女友湄拉(Mera,希腊神话中第三代天后叫赫拉Hera)的饰演者是Amber Heard,在影片中,容颜精致,身材曼妙。她在《正义联盟(Justice League)(2017)中也作为湄拉出场,还是《弯刀杀戮(Machete Kills)(2013)的女主角。我在飞机上看过那两部电影,但没有注意她。女配角海王之母的饰演者是Nicole Kidman,矫健优雅,颜值与气场俱佳。看过她作主角的电影《狗镇(Dogville)(2003)和《译员(The Interpreter)(2005),那时还是颜值高峰。

 

故事主要发生在大西洋之下。海底世界有大西国 (Atlantis,大西洋Atlantic的同根词),其公主称为大西娜(Atlanna,循雅典娜之例),后来为女王。故事开始时,美国缅因州的灯塔维护者Thomas Curry在暴风雨中救了逃婚受伤遇险的大西娜。两人相爱,生下男主人公阿瑟(Arthur Curry)。大西娜因被大西国追捕,被迫返回。后来由大西国首席顾问努迪斯·维科(Nuidis Vulko,不知道有什么寓意)训练阿瑟。阿瑟具有多种超能力。长大后阿瑟行侠仗义,解救了被海盗劫持的俄国潜艇,没有救助受伤被困的海盗首领而任他自杀,得罪其子,后来被称为黑毯魟(Black Manta)。大西国的国王鳌牟(Orm,不知道有什么寓意)是大西娜政治联姻的儿子,与阿瑟同母异父。他想统一海底诸国,并与地面人开战。买通黑毯魟派遣潜艇攻击大西国,引发对地面的战争,制造海啸把海洋废物和沉船抛回岸上的方式,给地面人造成重大损失。另一海底王国泽贝尔(Xebel,不知道有什么寓意)公主湄拉帮助阿瑟救助其生父,并请他返回海底,夺得王位,制止海底与地面的战争。阿瑟到海底,被鳌牟手下抓获,鳌牟要求与他决斗。阿瑟应战,但他所用母亲的三叉戟被鳌牟用他父亲的三叉戟打断。已是鳌牟未婚妻的湄拉救助他逃脱,但她被鳌牟安装了跟踪器。他们要去找海神三叉戟,在撒哈拉沙漠的下面找到了线索,在意大利西西里找到确定了海神三叉戟的位置。遭遇黑毯魟带领海底人的袭击,苦战逃脱,并把黑毯魟打下悬崖调入海底。亚瑟和湄拉进入居民退化为怪物的海底世界深沟(Trench)。在怪物袭击下,闯入未知领域。遇到当年因与地面人生子而被献祭给怪物的大西娜。原来那个领域只能进不能出,除非拿到海神三叉戟。亚瑟说服了看守三叉戟的巨兽,拿到了三叉戟,证明自己是真正的大西国国王。阿瑟等返回海底世界时,正是鳌牟统一海底世界的最后一战。湄拉说服父亲涅柔斯(Nereus,希腊神话中的老一辈海神,被称为长者,通常象征大海平稳温柔的一面)让泽贝尔国军队中立。阿瑟与鳌牟决斗,用海神三叉戟打断了鳌牟的三叉戟,击败了他。大西娜出场,说明她对两个儿子的爱。大家都拥戴亚瑟为大西国国王,他也正式赢得了湄拉的爱情。

 

影片结束时,黑毯魟被救起,由一位坚持存在海底王国而被国家研究所除名的博士研究。这意味着肯定会有续集。至于续集主要发生在海里还是陆上,就不好猜了。

 

从主题看,是部很传统的电影,浸染着启蒙运动以来的主流主流价值观。一方面,是超越差异,团结与和平。所谓My parents were from different worlds, they made me what I am. The seas and the land are one. 甚至要以爱拯救地球。My dad is a lighthouse keeper, my mom is a queen. They were never meant to meet but their love saved the wold and made me the son of the land. 这些是美国“白左”竭力提倡的理想,可惜似乎无力应对现实的挑战。另一方面,强调家庭以及社区的价值。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will always be the people right there, right now. That's what's real. 这是美国保守派的价值观。两边都顾及,或许能左右逢源。

 

让我有些怦然心动的是其中大西娜和阿瑟的对话。

        Atlantis always had a king. Now it needs something more

        What can be greater than a king?

        A hero. A king fights only for his nation, and a hero fights for everyone.

湄拉一直在劝说亚瑟夺得王位,亚瑟照办了但并不情愿。其母亲上述话一出,他马上更积极主动。虽然这本质上也是超级英雄系列的主题,能力越强,责任越大。电影中的王室成员,也是身不由己。Sometimes it's about doing the right thing, even if it's painful inside. 用华夏古话说,“《春秋》书中,常责备贤者。”但上述超越国家而为众生的英雄观,还是引起我的共鸣。金庸小说写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让人振奋,但毕竟格局和境界都差了一点儿。

 

原来的电影标题Aquaman本意只是“水人”,过去翻译引申一下为“水行侠”或 “潜水人”。在美国也算是脍炙人口的动漫英雄,《生活大爆炸》中那群呆头呆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角色扮演时,就有水行侠。翻译为“海王”确实霸气,也符合剧情。在电影《正义联盟》中,他作为联盟成员出场。

 

影片中海底王国的科技不亚于当代地面世界,但仍保留着远古时代的“法统”,就是三叉戟。在希腊(罗马)神话中,三叉戟是海神波塞冬(尼普顿)的兵器,所谓海神三叉戟(Trident of Poseidon)。华夏人的理解,就是定海神针。顺便一提,林彪最后乘坐的客机就是三叉戟,只是当时还不知道这个名称的渊源。

 

海王的名字是亚瑟。亚瑟 (Arthur)在英国文化中有深厚的渊源。在一定意义上说,《海王》可以看做海底版的亚瑟王传奇。在英国民间说唱起源(我不清楚具体见于那部典籍)的亚瑟王传奇中,亚瑟就是国王私生子,远离朝廷长大,从小由巫师梅林(起电影中努迪斯·维科的作用)授艺,通过拔出石中之剑而成为不列颠国王。这些都可与《海王》中的情节类比。石中拔剑称王是圆桌骑士和寻找圣杯系列故事的开端。有很多相关电影或电视。我陪女儿看过1982年电影施瓦辛格主演《野蛮人柯南(Conan the Barbarian)》,及其2011年重拍《王者之剑(Conan the Barbarian)》,都有石中拔剑的情节。还看过电视系列剧《圣城风云(Camelot)》,更是再现亚瑟王传奇,其中女反派饰演者Eva Green有独特魅力,看过她的其它作品包括三级片。亚瑟传奇的另一版本是英国史诗《仙后(The Faerie Queene)》,亚瑟王是仙后麾下的首席骑士,后来与仙后结婚。《小世界》中曾多次暗引其中情节,不知道典故的也许没有注意。这部史诗我想读但一直还没有通读。

 

海底王国大西国也是传统的乌托邦之地。弗朗西斯·培根有部未完成的幻想著作The New Atlantis,商务的汉译本为《新大西岛》。很薄的小册子,年青时看过。新大西岛科学发达教育普及,体现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细节现在记不住了。

 

电影中的一些小噱头也有趣。亚瑟抢救被劫持俄国潜艇一战成名后,在酒吧被一群彪形大汉围住。一时有剑拔弩张之势,原来那些人只是他的粉丝,求签名求合影。为开启寻找三叉戟线索的机关,需要有水。湄拉运功从亚瑟头上取出汗水,启动了机关,正在得意时,亚瑟说,他撒泡尿也一样。

 

《海王》是很好的爆米花电影。我们就是带着中桶鸳鸯桶进放映厅边看边吃。电影比较吸引人,爆米花没有吃完。现场现金购票真不便宜,我们看的晚场每张140元,翌日上午是90元。所以观众不多。百余人的放映厅,观众只有30来位。结束时,极其冗长的演职员表,至少有数百位,这是对幕前幕后工作的肯定。终究没有看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少数坚持看字幕的人,没有彩蛋,我们就离场了。

 

 

观影博文

 

看《智取威虎山3D

 

《智取威虎山3D》:继承与重构

 

超越藩篱 拥抱世界《分歧者2:绝地反击》观后

 

看《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看《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3D

 

帝国的噩梦:从死星到弑星基地

 

超越藩篱,捍卫社区《分歧者3:忠诚者》观后

 

总把新桃换旧符看《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

 

3D电影《碟中谍6

 

看电影《洛城疑云》

 

重看电影《威尼斯商人》

 

重看电影《鹿鼎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0220-1154453.html

上一篇: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之福海景区
下一篇: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8年

1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