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读《徐霞客游记•游黔日记》

已有 3201 次阅读 2019-7-24 09:14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徐霞客游记》, 贵州, 札记

徐霞客游记》始终未能通读。偶尔翻翻。近日看看其中游贵州的日记两则,在上海古籍的“国学典藏”版第四卷下。

 

徐霞客的贵州游线路大致是路线大致从南丹入黔,南丹—独山—都匀—平越卫(福泉)—新添卫(贵定)—龙里卫—贵阳—平坝—安顺—镇宁—永宁—新兴所(普安),最后从曲靖西进云南。时间是1638(崇祯十一年),两次共历时五十余日。

 

对贵州的整体印象,或许可以用开篇说南丹艰坪岭的三句话概括,“其石极嵯峨,其树极蒙密,其路极崎岖(p. 317)”。有些文字很有画面感。如写龙潭,“耸木重崖,上下窈渺,穿崿透碧,非复人世。共五里,则西崖自峰顶下嵌,深坠成峡,中洼停水,渊然深碧,陷石脚而入,不缩不盈,真万古潜渊,千峰閟壑也。(p. 325)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徐霞客到过现在黄果树瀑布群的白水河。“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复逾阜下,半里,遂临其下流,随之汤汤西去,还望东北悬流,恨不能一抵其下。担夫曰:‘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慊慊。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是为白虹桥。其桥南北横跨,下辟三门,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度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亏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 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悚。而担夫曰:‘前有望水亭,可憩也。’瞻其亭,犹在对崖之上,遂从其侧西南下,复度峡南上,共一里余,跻西崖之巅。其亭乃覆茅所为,盖昔望水亭旧址,今以按君道经,恐其停眺,故编茅为之耳。其处正面揖拱手致礼书飞流,奔腾喷薄之状,令人可望而不可即也。停憩久之,从亭南西转,涧乃环山转峡东南去,路乃循崖石级西南下。(p. 332)”其中诗句“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不知出处,或许是徐霞客的原创。

 

还有处写山中霾雾,用了“混沌”一词。“由脊北下,甚深而路芜;由脊西转,循山北峰之半西行,路芜而磴在。循之行,则北坞霾雾从坞中起,弥漫北峰,咫尺不可见,而南面威山之北,惟行处犹朗,而巅亦渐为所笼。西行半里,磴乃南上。拾级而登者半里,则峰之北面全为雾笼矣。乃转东北上,则东崖斜骞之上也。石脊甚狭,由东北上西南,如攀龙尾而升。复见东南峰外,澄霄丽日,遥山如靛;余所行之西北,则弥沦如海,峰上峰下,皆入混沌,若以此脊为界者。盖脊之东南,风所从来,故夙霾净卷;脊之西北,风为脊障,毒雾遂得倚为窟穴。予夙愿一北眺盘江从来处,而每为峰掩,至是适登北岭,而又为雾掩,造化根株,其不容人窥测如此!(p. 336)

 

除了山水游记外,还有所经历地区的历史和治理,以及个人难忘经历,与盗匪遭遇但对方没有下手,雇佣奸人为挑夫盗走盘缠,找不到挑夫等。真是很辛苦的旅行。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0220-1190866.html

上一篇: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文艺复兴“三杰”作品
下一篇:名作过眼:卡诺瓦的雕塑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