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圕人堂阅读推广讨论有感

已有 2119 次阅读 2020-7-14 18:52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圕人堂, 阅读推广

 

圕人堂阅读推广讨论有感

 

作者:青青草

某个周末,高铁上,打开qq,人堂的聊天记录又显示红色的99+了。莫名欣喜,喜欢在空闲时光,用群里老师们的说法“爬楼”一一浏览群历史消息。而后,收获共鸣抑或陷入沉思……  

   类似的群有不少,大多已被设为免打扰,唯有它是一天安静下来时的惦念……

    群里的老师们在谈论阅读推广的意义。群里东北师范大学青华老师从春节到现在已读完100至120本书了,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虽然从业图书很久,却甚是孤陋寡闻。对刘老师大名竟未曾耳闻。还是在今年5月,“彩云之旅”的一期读书报告会预告吸引了我。引起注意起先报告会的主题“花开无声,读书有痕”。继而陕西科技大学涓澈老师对刘老师往期报告会的评论她说听刘老师报告会就感觉像是一本本书朝你砸过来。惠老师给我的印象是自信、热情。聊天记录里了解到YI情期已发表学术论文篇。她的论文《机遇与创新:YI情下的阅读推广让我颇受启发,尤其文中对阅读推广中馆员能力的思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老师的读书报告会随后可以说是贪婪地听过了。因为懒,抑或是信息量太大,难以及时消化整理,我未能如期描述自己的听后感受,总之受益匪浅

   我虽水平低下,阅读却是乐之不疲的。大学毕业之后来到县级的公共馆工作至今,也算是阅之不倦。可能方法不对头,这是我今年读过北京大学王波教授的《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要这样阅读》之后的体会。胡适曾言“读书如果没有目的,就是散步不是学习”。我读了这么多年,其实都是随性漫读。只为收获温暖愉悦的感觉,所以至今“无果而终”。

入群半年来,我感觉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每天莫名兴致勃勃。深知群内高人无数,自己才疏识浅。因群容量有限,常有“被移除出群担心偶尔也会厚着脸皮附会几句或是分享一些小儿科的东西不过群里的老师很友好,每每感觉都是暖暖的……

老师们的议论让我陷入了沉思“阅读推广更多的是推广自己和推广图书馆”没有经费做不了阅读推广等等。可不是,为什么此群有魔力,就是因为每天总会有只言片语击中我的心。类似的无奈与困惑真是太熟悉了。阅读吧,有红包可抢”“参加读书活动吧,有礼品赠送”,这岂不是我们每次做阅读推广需要考虑的因素?

印象深刻的是去年的重阳节,精心筹划了“悦读晚年,健康生活”主题阅读推广活动。联系了分馆,组织了30位附近的老人。考虑老人阅读水平不高,我们准备的是馆里《云图有声》中“健康养生栏目”里的有声书片段,顺便在活动中普及一下馆里的适合老人们听的有声书资源。同事做了精美的课件,准备了简单的有奖竞答题目活动计划40分钟完成。可不到十分钟就有老人急着离开,表示不感兴趣。虽然题目设计得足够简单,奖品也丰厚,可还只是前排的一两位老人愿意回答。在馆员的一再鼓励下回答者仍是屈指可数,我们颇感狼狈。

还有一次面向分馆的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原想活动中向乡镇分馆儿童推介图书馆各类数字资源及服务功能。教会他们利用图书馆、利用数字资源、如何参与图书馆活动等等。其实我县总分馆早已于2014年实现数字资源共享。可基层读者了解甚少,登录使用者更是寥寥。此次活动同样没有收到我们预想的效果。活动开始就有孩子反应,我没有手机,妈妈不让听更不会买,只让写作业。就是有手机,家里也没有网。还有孩子急着要回家收被子,说时间长了不收奶奶会骂云云……

刘老师在群里举了个例子,一个小孩在大海沙滩上,捡起一些小鱼往海里扔。大人说,鱼太多,你不可能都救了。没意义。小孩说:对被扔进海里的那条鱼,是有意义的”。刘老师在群里对自己的阅读推广谦虚地做了最低的评估“渡己渡人”“不期盼推广了多少人”。张老师也附议 “阅读救自己”

也许回应不够,也影响是无声的,刘老师的读书报告会深深震撼了我,可是我也未发声。正如他所说读书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刘老师的报告会信息量大,我至今最低记得两点。一个数字500,我不知道我哪天能读完,但我真的渴望尽快体验读完500本的美妙感觉“为什么读得不快,是因为读得不够多。什么时候我才能读得够快感谢人堂,让庸的日子,精彩不断……

阅读推广,我们继续在路上……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3646-1242040.html

上一篇:简单快乐的阅读生活
下一篇:网络图书馆学记忆辑录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