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chang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changZhang

博文

[转载]变化中的北极 北极涡旋南下到了我国

已有 3247 次阅读 2021-5-9 19:2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明明叫「北极」涡旋,为啥总往南边跑?

陈山 墨迹天气MOJI 2021年 2月1日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20559196&ver=3058&signature=GxIS3kEOfP0aJMxTvnIwbOp0yPmDUv-W-2DynYY2RoobUjFVl5pTC*Iqn0-I7UcKHSqC08JU8UjyIV*IMsaQRRrW837roVGvSOQkOcvc1MO2VTivvBTOUYxIWsIisVjI&new=1






2021年的第一场“冻感十足”的寒潮过程,终于画下了句号。这次寒潮过程中,很多地方不仅经历了入冬以来最冷的时刻,华北黄淮多地更是体验了当地历史上少见的低温严寒,冷得仿佛穿越到了北极!







这股冷空气之所以能带来如此极致的寒冷体验,除了因为之前一轮冷空气已经打好了寒冷的底子之外,和北极还真的有点关系:这次的寒潮,就是北极涡旋亲自南下带来的!相当于是来自北半球最寒冷地区的一手冷空气直接给到我国,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图片



2021年1月7日500hPa气压场(图:中央气象台)
不过,顾名思义,北极涡旋应当是待在北极的天气系统,为什么跑路到了我国?
北极地区天气寒冷,冷空气大多下沉堆积在地面,地面形成高压,而高空则对应形成低压环流,也就是“北极涡旋”。
与台风或者水面上漩涡的形态类似,从上空俯瞰,极涡也是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涡旋。它的外围是速度很快的西风气流,在最为理想的情况下,北极涡旋稳定在北极地区,这里的极寒空气也被锁定在涡旋当中,就像下图这样。



图片

图: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当北极涡旋够强,能够稳定待在北极时,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也基本不会遭受强冷空气的侵袭。但一旦北极涡旋减弱,西风带上出现大的起伏波动,暖空气就会趁机北上抢占极地,极涡一方面可能会分裂出若干个冷中心,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被迫南下寻找出路,这一来也顺便把极寒的冷空气带给了中纬度地区,寒潮天气随之到来。



图片

图: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极涡南下,北半球极寒天气的幕后推手



北极涡旋是一个高空环流系统,它是一个由空气在北极地区冷却、下沉形成的、可自身旋转并按一定路径移动的冰冷涡旋。由于极涡同时受太平洋中部和大西洋中部两个高压脊的影响,如果这两个高压脊侵占北极,会使极涡偏离极地分裂成东、西两个半球分中心,一个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另一个在北美地区。(这一段引自https://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620559196&ver=1&signature=FBm9mITGLu7VMHP44Qtz7n1QKGiJGYlQwJ6T8Ivzr-D6ZcKb*WJwM5TyAb9E8kQh9czcRJSwznddW0d6zT8Tjh6lAa9UcRTXD5dDKSzaPgNVLrj5BCemJGuBxVcgAofz2ZdzkpeE3TWr0aStRZ--OQ==


北极涡旋的南下,会让极地的严寒空气有机会直接深入北半球的两片广袤陆地——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制造大范围的低温严寒天气。


近些年北半球的极寒天气也多与极涡南下密切相关。



图片



除了我国刚刚经历的这次寒潮过程之外,2016年初的“霸王级寒潮”也是由于极涡南下带来的。
当时冷高压中心一度高达1080hPa,冷空气同样深入华南,不少地方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低温。而且与这次寒潮明显不同的是,2016年1月的寒潮过程中水汽条件要优秀不少,雨雪更加有存在感。下雪比出太阳还难的重庆主城区,近五年唯一一次降雪就是在2016年1月;而常年受限于温度难以降雪的华南,也在当年的寒潮过程中出现降雪。当时的降雪南界达到了1951年之后的最南,包括广东珠三角、广西钦州、东兴等地都飘落了雪花。南方的雨雪表现,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霸王级寒潮”的绝对实力。



图片2016年1月重庆主城区降雪@重庆天气



在欧洲和北美,冬季的极寒天气也大多要“追责”到极地涡旋头上。2014年1月和2019年1月,美国都曾因极涡南下遭遇大范围极寒天气。其中2019年1月底席卷美国中西部的强大冷空气,让中西部部分地区气温低于-40℃,芝加哥-30℃的低温创下了当地近25年气温新低,密歇根湖、芝加哥河大面积结冰,供电、交通也都因为极寒天气而受到影响。



图片



2019年美国极寒天气中网友发起“冻裤子”挑战
向来以气候温和著称的欧洲,近年冬季也几次受到寒潮天气侵袭。2018年2月下旬到3月初,北极涡旋分裂之后冷空气大规模南下,寒潮席卷欧洲,巴黎、伦敦气温都降至-10℃;再加上大西洋风暴“艾玛”输送水汽,欧洲暴风雪肆虐,雪一路下到了地处南欧的意大利。



图片

BBC新闻图片



极涡越来越hold不住冷空气,谁该为此“背锅”?
说来答案可能有点出人意料,导致极涡频繁分裂南下、北半球冬季极寒天气频发的重要原因,竟然是全球变暖。



图片



全球变暖会导致北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冰雪融化后更多的深色地面和海洋裸露,吸收更多太阳辐射,气温升高更多,海冰融化更多。这种海洋和大气之间的反馈机制,让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比北半球其他地方更快,也让极地和赤道之间的温差不断减小。



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北极涡旋外的一圈西风急流风速会减弱,西风带上将出现更多的起伏波动,更容易把温暖的空气带进北极,北极的冷空气也更容易往南输送,出现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变暖与极寒天气频繁出现并不矛盾。
当然,全球变暖并不是导致极涡南下的唯一因素,极涡南下后导致的寒潮天气威力和影响有多大,也要看当时的大气环流场配置和水汽输送情况。但如果能够减缓全球变暖的脚步,或许确实能够让我们的冬天少一些刻骨铭心、刷新历史的寒冷。
笔者:陈山,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气象分析师。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359-1285736.html

上一篇:[转载]变化中的北极 末日种子库
下一篇:[转载]变化中的北极 变绿 Arctic Greening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