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元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fdragon 我不是嘲风,我仅仅代表自己,我不代表嘲风; 我是嘲风,我用我的生命浇灌嘲风,直至生命竭尽。

博文

【学习笔记】Maya灯光雾的问题——光束

已有 1230 次阅读 2023-7-20 16:16 |个人分类:绘图教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文章来源:转载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阳光的光束穿过叶片,落在林间的美景。在影视作品中也经常看到光源周围升腾的雾气,雾气营造的神秘感让画面充满吸引力,在科技图像中比较少用类似妖法的雾气,但是用激光光束,阳光之类的比较多。初学者用maya制作的时候总会发现灯光雾它不起作用,这里看看让它起作用的方法。

1.调出一张之前的旧图,先渲染一下样子看看

图片1.png

当前场景中有两盏面灯光

图片2.png

2.为场景中增加一盏锥灯,调整好大小和位置

图片3.png

加好之后直接渲染一下,发现场景中除了地面上增加了一个光圈,和影子,并没有增加别的效果

图片4.png

3.去渲染设置面板中,找一下环境environment

图片5.png

点下atmosphere后面的棋盘格,选择create aiAtmosphere Volume,

图片6.png

点选之后,自动增加atmosphere volume节点,在右边自动展开的属性面板中调整浓度density

图片7.png

注意:如果这里不增加density的参数,即便是加了体积雾的节点画面上也不会有效果的,这个地方先调小一点参数,color中可以为灯光雾增加点色彩,也可以不加,如果不增加颜色,灯光雾的颜色默认与灯光一致。

图片8.png

4.回到场景中点渲染,场景中已经雾蒙蒙的了。

图片9.png

如果场景中一片白茫茫,什么都看不到,就是刚才的Density参数开大了,先不着急改,先来改改灯光的参数。

5. 开启体积光之后每个灯都在发出体积光,面光的体积尤其强,这里需要把其他灯光的关掉一下,Volume调为0,只保留椎光的,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其他灯光的volume关掉之后场景中就只剩下这一束聚光灯的光效了。

6. 在灯光参数面板上调整arnold下的曝光数值,增加光的强度以及灯光雾的强度,可以看到被空中小分子遮挡的部分,呈现出一缕一缕的效果,非常有真实感。

图片12.png

注意:之前提过normalize参数的用法,这里可不能关掉normalize,保持normalize勾选的状态。

7. 要调整雾效可以进一步调整衰减参数,让雾气靠近地板的部分稀薄一点,雾气的边缘柔和一点。

图片13.png

8.Volume也可以调小一点,让灯光从上到下边缘都柔和一点

图片14.png

9.椎光也不一定用一盏灯做到所有的效果,可以调整好效果之后,在原位复制调整旋转,用三个灯合并一束,做出来的效果更加生动

图片15.png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要根据你实际上想要达到的目标效果为准来选择,这里仅仅示范一下思路。

【文章转载于知乎原文阅读:https://zhuanlan.zhihu.com/p/643166463

<静远嘲风动漫传媒科技中心>设计制作


微信图片_20230519124423.jpg 

   购书链接:

科学的颜值:学术期刊封面故事及图像设计 

   https://item.jd.com/12802188.html

科技绘图/科研论文图/论文配图设计与创作自学手册:CorelDRAW篇 

   https://item.jd.com/13504674.html

科技绘图/科研论文图/论文配图设计与创作自学手册:Maya+PSP篇

   https://item.jd.com/13504686.html

科技绘图/科研论文图/论文配图设计与创作自学手册:科研动画篇

   https://item.jd.com/13048467.html#crumb-wrap

SCI图像语法-科技论文配图设计使用技巧

    https://item.jd.com/10073529532924.html?bbtf=1



微信图片_20220509133450.jpg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1.jpg

静远嘲风(MY Scimage) 成立于2007年,嘲风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的传说,嘲风为守护屋脊之瑞兽,喜登高望远;静远取自成语“宁静致远”,登高莫忘初心,远观而不可务远。

微信图片_20220512163044.jpg

微信图片_20220512163200.jpg

学习更多绘图教程关注:

微信图片_20230620105059.jpg

微信图片_20220512141415.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519111-1396050.html

上一篇:[转载]【科研图像】科研图像中用圆饼和圆球做粒子源生成的微观堆积效果差异(maya)
下一篇:【技能贴士】如何给散布后的物体分开上材质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