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工业布局模式:华北县域案例的多尺度分析 | MDPI Land

已有 1007 次阅读 2023-7-24 10:25 |个人分类:学术软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原文出自 Land 期刊:

Zhuo, Y.; Liu, T. Rural Industrial Geography in Urbanizing China: A Multiscalar Analysis of a Case Study in Xintai, Northern China. Land 2022, 11, 687.  https://doi.org/10.3390/land11050687


研究背景


城镇化过程中的乡村衰落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但仍有一些快速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家成功实现了乡村转型,扭转了其衰落趋势,甚至促进了乡村复兴。发展中国家的乡村能否实现转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乡村工业化的路径和模式。乡村工业的发展环境和布局模式与城市工业截然不同,然而乡村工业地理的相关研究却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对乡村工业的布局模式及其驱动力展开深入研究,进而探索发展中国家乡村转型的机制和路径。

基于此,北京大学刘涛研究员团队的博士研究生卓云霞在 Land 期刊上发表文章。以中国华北地区的典型县域——山东省新泰市为例,采用多尺度分析框架,考察乡村工业的分布特征,总结其布局模式,并基于乡村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和制度背景,探索乡村工业发展的驱动力。


研究结果


结果一:县域工业分布的“规模—空间”双重非均衡性。

对华北地区典型县域新泰市的研究发现,乡村工业布局的规模结构表现出工业规模越大、村居数量越少的金字塔格局;空间结构则呈现出“一核两带”的宏观集聚格局。这种规模和空间的双重非均衡特征与乡村工业的多级中心指向性、资源依赖性和交通引导性密切相关:工业中心的位置与各级行政中心高度相关;工业密集区的范围与煤矿分布区一致;工业密集带的走向与交通要道的走向吻合。

结果二:乡村工业布局的“县域—镇域”双重多中心性。

县域工业的宏观集聚格局之下,新泰市并未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工业中心,而是多个规模相近的中心和次中心共同组成了工业集聚区。镇域工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布局形态,但主流的多中心分散型布局模式占乡镇总数的近七成,其工业分布的首位度、首位比和集中度较低,而离心率和分散性较高;仅有少量乡镇的工业空间呈现出多中心集聚或单中心集聚的布局模式。

结果三:乡村工业布局具有很强的资源依赖性,并受到市场可达性、集体经济、社会资本因素的深刻影响。

新泰市正处于乡村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包括煤矿、土地和劳动力在内的资源要素在乡村工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此外,当一个村居邻近交通干线、邻近行政中心、拥有集体经济、所属乡镇的乡村工业布局模式为多中心集聚型时,更可能发展出大规模的工业。

表1:乡村工业规模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4.png

注:因变量为各村居工业用地面积 (单位:公顷),*、**和***分别表示 p<0.1、p<0.05 和 p<0.01。


结论与讨论


乡村工业的发展布局根植于乡村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和制度背景,从而并不像城市工业那样具有高度的空间集聚性,而是表现出多中心分散的整体特征。一方面,乡村工业发展高度依赖于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而这些资源在乡村地区普遍分散布局;另一方面,乡村工业高度嵌入到当地社区,并受到地方政府和集体组织的影响,而这些组织在乡村地区的发展同样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和随机性。但与城市工业相似的是,集聚对于乡村地区的工业发展同样重要,多中心集聚型的空间布局模式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促进企业发展,且能有效避免过度拥挤和污染问题,对乡村工业化最为有利,具有推广价值。


推荐特刊


Mega-City Regions in the Global South

Edited by Guangzhong Cao, Qiujie Shi and Tao Liu

Submission Deadline: 15 Oct 2023

https://www.mdpi.com/journal/land/special_issues/5T7AQNQ2HU


Land 期刊介绍


主编:Christine Fürst, University of Halle, Germany

期刊涵盖土地系统科学、地表景观、土壤-沉积物-水系统、城市研究、土地与气候相互作用、水-能源-土地-食物的关系 (WELF)、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健康关系、土地建模和数据处理、生态系统服务以及多功能性、可持续性等。现已被 Scopus、SSCI (Web of Science)、AGRICOLA、AGRIS、GeoRef、RePEc 等多个关键数据库收录,5-Year Impact Factor: 4.0 (2022)。

2022 Impact Factor:3.9

2022 CiteScore:3.7

Time to First Decision:13.6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7 days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16770-1396422.html

上一篇:Entropy: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主持特刊——量子通信与量子网络的最新进展
下一篇:“风能与流体力学”专栏 | MDPI Energies:模型风力机在指定运动时的远尾迹蜿蜒实验研究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