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疫苗学》第51章)(18)

已有 1461 次阅读 2023-7-29 15:15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丽沙病毒和狂犬病疫苗(Lyssaviruses and Rabies Vaccines)(18)

最新学术专著《PLOTKIN'S VACCINES(疫苗学)》第51章

目录

1. 历史背景

2. 临床表现

3. 应用病毒学

4. 与预防相关的发病机制

5. 诊断

6. 流行病学

7. 非咬伤传播

8. 人类狂犬病

9. 疫苗接种

10. 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

11. 免疫方案

12. 血清和疫苗预防

13. 历史上的免疫结果

14. 免疫的持续和加强接种

15. 免疫抑制患者的疫苗接种

16. 针对“狂犬病相关”丽沙病毒的免疫保护

17. 免疫保护的相关因子

18. 预防失败案例

19. 不良反应

20. 疫苗接种指征

21. 疫苗接种的禁忌证

22. 预防和控制的公共卫生考虑

23. “下一代”狂犬病疫苗?

24. 单克隆抗体

25. 结论

26. 关键文献

27. 文献

第51章 丽沙病毒和狂犬病疫苗(18)

10. 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CELL CULTURE RABIES VACCINES)(1)

解决狂犬病疫苗安全性问题的关键在于研制不含神经组织的组织培养狂犬病毒疫苗Kissling1958年和Fenje 1960年首次尝试开发组织培养疫苗。两位研究者都使用原代地鼠肾(PHKprimary hamster kidney)细胞来生产狂犬病毒产品。

通常,实验室狂犬病毒株是在胚胎卵或组织培养中生产的,经过浓缩、纯化、灭活、配制和冻干,保质期为2年。所有现代CCVs (细胞培养疫苗)都含有狂犬病毒抗原,每次肌肉注射剂量的效力至少为2.5 IU。然而,免疫原性数据的荟萃分析显示,较高浓度的抗原并没有转化为较高的免疫反应。历史上适应于疫苗生产的狂犬病毒固定毒株包括巴斯德病毒、 Pitman-Moore(PM)病毒攻击病毒标准株(CVS)Flury低卵传代(LEP)株、Flury高卵传代(HEP)Kelev(减毒的胚胎卵传代株ERA/ Street Alabama Dufferin (SAD)株。

1)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uman Diploid Cell Vaccine)

20世纪60年代早期,宾夕法尼亚州费城Wistar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选择了人二倍体细胞株WI-38进行病毒繁殖,以避免使用原代组织培养所固有的困难,例如诱导对动物蛋白的过敏。因此开发的疫苗,即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DCVhuman diploid cell vaccine),含有浓缩和纯化的病毒,在实验动物和人类中引起的免疫反应比DEV(鸭胚疫苗)、乳鼠脑或成年动物脑组织疫苗好得多。该疫苗研制的技术进步包括PM病毒株对WI-38细胞的适应,用β-丙内酯(β-propiolactone活无细胞病毒,以及用超滤浓缩病毒。

目前,HDCV是在接种PM L503 3M株的MRC-5人成纤维细胞中生产的。收集含病毒的上清液,通过超滤或超离心浓缩10 - 20倍,在用1:4,000 β-丙内酯灭活前达到约107中位致死剂量/毫升。效力评估采用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小鼠测试法(尽管新的改进的效力测试法正在开发中),并且至少应达到2.5 IU/

在对志愿者进行了4年的临床研究之后,该疫苗被用于在伊朗被患狂犬病的狗和狼严重伤害的人类。所有接种疫苗的人都产生了VNA(病毒中和抗体),存活下来,并且一直未发生狂犬病。HDCV1976年首次在欧洲获准用于人类的PrEP(暴露前预防)和PEP(暴露后预防),并于1980年在美国获得许可。Winkler 总结了美国5年临床试验的结果,在预防狂犬病方面没有失败病例。该疫苗用于 PrEP、为维持抗体浓度的加强接种PEP。在全球范围内,已有150多万人接种了HDCV疫苗。

本质上,HDCV是感染狂犬病毒的MRC-5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培养物的浓缩上清。在美国销售的每一剂疫苗含有用β-丙内酯灭活的狂犬病毒、5%人白蛋白、苯酚磺酞(phenolsulfonphthalein)和抗生素硫酸新霉素(<150µg)。疫苗被冻干成粉末状,并在使用时用无菌水复原。该疫苗不含防腐剂或稳定剂。

一种HDCV先前在美国由惠氏实验室(Wyeth Laboratories)生产,用N-磷酸三丁酯 N-tributylphosphate作为灭活剂。截至1984年,所有在美国销售的HDCV都是由赛诺菲巴斯德( Sanofi Pasteur,法国里昂)根据上述方法生产的。HDCV不含人白蛋白或苯酚磺酞(phenolsulfonphthalein(见后面的“过敏反应”)。理想的储存条件是2-8°C在此温度下疫苗至少可以稳定保存3.5。然而,37°C下保存1个月的疫苗仍能保持效力。

印度血清研究所( Serum Institute of India (以及其他国家的生产商)还生产一种用人二倍体细胞生产的β-丙内酯灭活狂犬病疫苗。该疫苗含有磷酸铝作为佐剂(adjuvant ),并以液体形式呈现,以柳汞(thimerosal作为防腐剂。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Plotkin's Vaccines,8th Edition, Authors: Walter Orenstein, Paul Offit, Kathryn Edwards, Stanley Plotkin, Hardback, ISBN: 9780323790581, eBook ISBN: 9780323790598, Copyright: 2023, Publication Date: 04-04-2023, Page Count: 1808, Imprint:Elsevier,https://shop.elsevier.com/books/plotkins-vaccines/orenstein/978-0-323-79058-1 

相关博文:

大型学术专著《疫苗学(第8版)》今年四月正式出版 2023-06-20

已故著名狂犬病专家科普罗夫斯基(Koprowski)生平简介  2019-9-15 

image.png现代狂犬病疫苗发展简史 2019-9-5

丽沙病毒和狂犬病疫苗(最新学术专著《疫苗学》第51章)(1) 2023-06-22

丽沙病毒和狂犬病疫苗(最新学术专著《疫苗学》第51章)(2) 2023-06-23

丽沙病毒和狂犬病疫苗(最新学术专著《疫苗学》第51章)(3) 2023-06-25

丽沙病毒和狂犬病疫苗(最新学术专著《疫苗学》第51章)(4) 2023-06-27

狂犬病能否治疗成功?(《疫苗学》第51章)(5) 2023-06-28 

狂犬病的应用病毒学(《疫苗学》第51章)(6) 2023-07-01

“狂犬病相关”病毒(《疫苗学》第51章)(7) 2023-07-02

image.png狂犬病的发病机制(1)(《疫苗学》第51章)(8) 2023-07-05

image.png狂犬病的发病机制(2)(《疫苗学》第51章)(9) 2023-07-07

狂犬病的发病机制(3)(《疫苗学》第51章)(10) 2023-07-09

狂犬病的诊断(《疫苗学》第51章)(11) 2023-07-13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1)(《疫苗学》第51章)(12) 2023-07-17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2)(《疫苗学》第51章)(13) 2023-07-19

蝙蝠和丽沙病毒(《疫苗学》第51章)(14) 2023-07-21

狂犬病的非咬伤传播(《疫苗学》第51章)(15) 2023-07-23

人类狂犬病(《疫苗学》第51章)(16) 2023-07-25

狂犬病的疫苗接种(《疫苗学》第51章)(17) 2023-07-27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7754-1397127.html

上一篇:狂犬病的疫苗接种(《疫苗学》第51章)(17)
下一篇: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2)(《疫苗学》第51章)(19)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