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p630 致力于传播和普及气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公众了解和关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和挑战!

博文

[转载]铅同位素(Pb)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多领域应用概述

已有 780 次阅读 2024-2-20 20:42 |个人分类:地球科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标题:铅同位素(Pb)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多领域应用概述

引言: 铅(Pb)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同位素种类的元素,其在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共发现43种铅同位素,其中5种广泛应用于地质化学研究。特别是四种相对稳定的铅同位素——204Pb、206Pb、207Pb和208Pb,以及一种自然存在的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210Pb。值得注意的是,206Pb、207Pb和208Pb分别位于铀、锕和钍衰变链的末尾,这些特性为地质年代测定和地球化学过程分析提供了关键线索。

image.png

正文: 铅同位素比例在地质学中具有显著意义,它们反映了岩石或沉积物中原始铀和钍含量的变化,进而揭示出地质作用的时间尺度与性质。不同类型的样品,包括骨骼、火成岩、海洋及湖泊沉积物、金属器物、矿物尘埃、土壤、牙釉质和水等,都可以进行铅同位素分析,以探究地球历史和环境变迁。

image.png

在固体地球地球化学与岩石学领域,铅同位素比值被用于确定火成岩、变质岩以及热液岩石的形成年龄和来源途径。由于铀、钍与其子体元素之间存在化学行为差异,地质过程中可能出现广泛的同位素分馏现象,通过测量铅同位素组成可以揭示岩石的独特演化历史。

此外,在沉积物研究中,通过对太平洋沉积物和马里亚纳活动弧岩浆中的铅同位素分析,科学家能够利用铅同位素作为记录地球历史的重要工具,并能追踪污染物源的地理起源。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指纹技术同样适用于粉尘和考古研究。由于不同地区岩石和土壤中存在的独特铅同位素模式,使得我们可以依据这种“指纹”来追溯风化和侵蚀物质的来源地,如特定地区的粉尘可以通过其特有的铅同位素签名进行识别。在考古学上,古代金属制品的铅同位素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确认矿石来源,进而探索贸易网络、交流关系以及物品移动路径等问题。

image.png

铅同位素还在污染物来源追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人类活动对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了显著影响,通过分析不同铅同位素,科学家们能够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同时用铅同位素范围来关联特定类型的人类活动与污染源。例如,汽油中铅同位素的分析不仅可以反映大陆来源,还可以揭示汽油成分随时间演变的过程。

image.png

法医学领域亦充分利用了铅同位素分析的优势。在某些案件中,通过对比子弹碎片的铅同位素特征,可为破案提供有力证据,帮助侦探将现场找到的弹头与嫌疑人持有的弹药相匹配,因为不同品牌或批次的子弹可能携带独特的铅同位素“指纹”。

结论: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涵盖了从地球深时到现代社会的诸多层面,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的历史演进和地质过程,还能在环境污染控制、考古学及法医学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分析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将继续拓展新的应用边界,为揭示地球系统复杂性和人类活动影响提供更加精准和深入的认识。

image.png

原文链接: https://isobarscience.com/lead-isotopes/application/References

Bozlaker, A., Prospero, J.M., Price, J. and Chellam, S., (2018). Linking Barbados mineral dust aerosols to North African sources using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radiogenic Sr, Nd, and Pb isotope signatur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23(2), pp.1384-1400. DOI: 10.1002/2017JD027505

Dunlap, C.E., Alpers, C.N., Bouse, R., Taylor, H.E., Unruh, D.M. and Flegal, A.R., (2008). The persistence of lead from past gasoline emissions and mining drainage in a large riparian system: Evidence from lead isotopes in the Sacramento River, California.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2(24), pp.5935-5948. DOI: 10.1016/j.gca.2008.10.006

Larsen, M.M., Blusztajn, J.S., Andersen, O. and Dahllöf, I., (2012). Lead isotopes in marine surface sediments reveal historical use of leaded fue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14(11), pp.2893-2901. DOI: 10.1039/c2em30579h

Sjåstad, K.E., Lucy, D. and Andersen, T., (2016). Lead isotope ratios for bullets, forensic evaluation in a Bayesian paradigm. Talanta, 146, pp.62-70. DOI: 10.1016/j.talanta.2015.07.070

Woodhead, J.D. and Fraser, D.G., (1985). Pb, Sr and 10Be isotopic studies of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 Implications for magma genesis and crustal recycling in the Western Pacific.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49(9), pp.1925-1930. DOI: 10.1016/0016-7037(85)90087-0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49522-1422385.html

上一篇:稳定岛假说(Island of Stability)
下一篇:铀铅同位素地球化学其在地质年代测定中的应用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