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生态农业新概念(连载之五)

已有 422 次阅读 2024-6-14 17:59 |个人分类:生态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文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9(2):8-18

生态农业概念边界

学术界公认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William Ablerche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这一概念[3]。在我国,生态农业概念是1982年在宁夏银川召开的全国生态经济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37],随后马世俊[26, 38]、李文华[4]、骆世明[24, 27]等对生态农业的推介均有突出贡献。李文华等[4]认为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作用于传统农业,以期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991年,马世骏[26]共同拟订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即: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下,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物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应用生态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的一类农业模式。他们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是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有机结合,用生态学原则管理和建立一个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的、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态系统等。生态农业主要依靠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来发展农业,这是一种低能耗农业,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资源,尽可能少的投入能源、化肥农药,得尽可能多的食物。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体,有助于实现农业增产、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再生利用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前景。

然而,这个概念主要存在4问题:一是原则多,包括系统理论、生态学理论、综合运用、因地制宜、规划进行、生态学经济原则等;二是条件多,如在一定区域内主要依靠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尽可能少的尽可能多的较为理想等;三是笼统,如有机和无机如何进行结合没有说清,经济可行性较弱;四是没有明确说明生态农业特点,即杜绝化学农药等有害化学物质,发挥农业环境保护与健康功能,生产的食品健康,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常规农业等。至于生态农业的副功能,在能源节约与再生利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高等方面,发展生态农业就能到,不必刻意强调。综上,传统的生态农业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尤其对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缺乏具体的科学指导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设计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在全部种植或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激素与转基因种子(六不用);或仅使用少量化肥而不使用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农业(五不用)2种农业模式的要求高于目前公认的有机标准和绿色标准,其中对农药残留的要求是不得检出。

长期发展生态农业,耕地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出的食物为绿色食物(使用少量化肥,不使用其化学物质)或有机食物(化肥也不使用),其价位在市场上通常高于常规农产品。生态农业并不是落后、低产、低效的代名词,而具有十分明显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智慧基础上,利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39, 40]

生态农业的首要任务是为人类提供足够的食物。生态农业的边界是凡是符合生态学原理,完全不用(有机农业)或极少量使用(绿色农业)有害化学物质的农业生产方式,都属于生态农业的范畴该观点与侯学煜提出的大农业大粮食[26]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有机或绿色种植海洋自然捕捞、天然淡水渔业、草原自由放牧、森林食物采集农牧区生态空间自由放养动物不使用农药、激素、地膜、转基因种植蔬菜中草药、茶、水果等生产、加工与销售等,属生态农业范畴。

严重违背生态学规律的农业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如工厂化养殖;集约化与规模化单一种植;反季节种植;使用大量化学物质投入转基因种子的农业;使用大量食品添加剂的加工业;仅有认证证书而食品来源于农贸市场的假有机农业或绿色农业;检测出多种农药残留的所谓无公害农业;高密度水生养殖业等。

需要指出的是,生态农业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应用程度取决于消费者观念改变生产者参与政府支持。缺点是投入劳动力多,且比较辛苦有必要开发生态科学技术,减少劳动力投入,如用机械播种与收获、机械除草等。发达国家化学化农田生产的粮食多用于出口、做饲料或工业原料而生态农业既要满足健康需求还要保护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5-1438222.html

上一篇:《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三十三:生态农田病害管理
下一篇:《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三十四:病害生态防治

1 农绍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