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n56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n568

博文

曾国藩的育才之道

已有 599 次阅读 2024-6-15 19:3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太平天国从武汉顺江而下,占领当时安徽省会安庆,安徽乱作一团。整个晚清王朝几乎找不出一支像样的正规军跟太平天国抗衡,朝廷转而依靠地方团练,最著名的地方团练当属曾国藩组建的湘军。

身高一米八,一表人才的安徽籍翰林院编修李鸿章被朝廷派往安徽组建地方团练。李鸿章到安徽五年多来,除少数小规模胜利外,一败再败,被太平天国打得落荒而逃,几次险些丧命。从开始的意气风发,到战场受挫,仕途维艰,同僚侧目,两手空空……

加之此间父亲过世,李鸿章在溃逃的路上写了一首诗寄托他一恨未消又添一恨的情绪:“河山破碎新军纪,书剑飘零旧酒徒。国难未除家未复,此身虽去也踟蹰。”

五年多的挫折,让李鸿章对办团练和打仗完全失去信心,干也干不下去,待也待不下去,“我是无家失群雁,谁能有屋稳栖乌。”这时李鸿章想到他父亲李文安跟曾国藩有交情,就写了一封亲笔信给曾国藩,希望能投奔曾国藩。信中一方面对曾国藩指挥湘军的才能和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敬佩和向往,另一方面又承认自己现在一事无成。

除了父辈的关系,李鸿章第一次参加会试曾国藩是考官,虽然那次李鸿章落榜了,但他的诗文和才学受到曾国藩的肯定,认为他才可大用,出于多重原因,曾国藩接受了李鸿章。

李鸿章在曾国藩帐下受到许多调教,最著名的是“早起事件”。曾国藩是十分自律的人,每天黎明即起床,查营完毕,6点即吩咐伙房开饭,偏偏李鸿章有睡懒觉的习惯,曾国藩对此很不满。有一次饭菜摆好了,其他幕僚都到齐,唯独李鸿章迟到,曾国藩不允许大家动筷子,一定要人到齐才能开饭,偏派人去催李鸿章,李鸿章却以头疼为由,赖着不起。曾国藩又派人去催,并放出狠话,李鸿章才不得已踉踉跄跄地来到饭厅。

这次饭厅气氛跟以往不同,曾国藩板着脸,一言不发地吃饭,吃完严肃地训斥了李鸿章一顿,当众揭穿他“头疼”的谎言,训完扭头就走。自此之后,李鸿章再不敢睡懒觉,时间一长,早起也成了李鸿章的习惯。

自从来到曾国藩帐下,曾国藩一直在观察李鸿章,认识到李鸿章之前事业不成功,很大程度源于这些小毛病——散漫,爱耍小聪明。曾国藩对症下药,通过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对李鸿章严加管束,帮他改掉自由散漫的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告诉他要以诚待人,不能撒谎。

在安徽时,李鸿章先后跟随过吕贤基、周天爵、李嘉端、福济,这些上司都很器重李鸿章,但他们的见识、格局、能力、特别是栽培下属方面都没法跟曾国藩相比,尽管李鸿章和曾国藩后来有很多恩恩怨怨,但多年后李鸿章仍对曾国藩感佩至极,说他到了曾国藩帐下才如同突然获得指南针一样,眼界大开,收益无穷,能够有现在的成就,都是曾文公造就出来的。

曾国藩个人资质不算突出,他的成绩是通过自律、反思、坚韧的品格取得的,并用他的言行以身作则感召部下。曾国藩幕府有名于世者,竟有八十多人,是晚晴人才的宝库,是曾国藩让晚晴多苟延残喘了六十多年。



https://m.sciencenet.cn/blog-485553-1438332.html

上一篇:在公司寓教于乐

3 尤明庆 郑永军 杨卫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