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木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xun1029 旋转木马,不停追逐,却隔着永恒的距离......

博文

风筝

已有 2513 次阅读 2008-10-29 13:59 |个人分类:生活·情感|关键词:学者

十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我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与好久不见不见的老朋友聊天,感觉很舒服。我觉得最近一段时间的紧张、焦虑都消失不见了。我听说他下周就要到上海出差,就起身告辞,想让他多休息。朋友热情挽留,说今天的天气好的不得了,不如一起去外面走走,毕竟好久不见了,下次见面也要在等一段时间,还不趁这个机会好好聊聊。盛情难却,我和他没有目的地闲逛起来。
 
秋天的北京,气候好的让人没话说,即使不去公园,不到郊外,就像我们在街上随性地走着,仍然可以感受到季节的恩赐,温暖的阳光,不仅让人暖暖地,也让我们看到了更澄澈的天空和曼妙的云。一些花期较长的花还在做着最后的怒放,想再为如此斑斓的季节做一点贡献。我们边走边聊,不一会儿就到了永定门。
 
我记得二零零八年八月八日的晚上,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时,那焰火组成的硕大脚印就是从永定门启程,经过天安门广场,沿着中轴线一步一步地走向鸟巢。这是我第一次到永定门,感觉很新鲜。高大的永定门城楼巍峨地伫立在北京中轴线的南端。城楼的北面有一条狭长的广场,青砖铺就的地面,两侧有古典韵味颇浓的路灯。广场的两侧经过精心的设计——修建而成的绿化带,高低相间的树木,颜色鲜艳的花儿,似乎把永定门从这周围穿流的车流人群中隔离开来。让我们可以在这里暂时从喧闹的都市中抽离出来,感受着一份难得的恬静。朋友自小生活在南城,每每到了南城这些有特点的地方,他都会像我自豪地向我介绍一番。这次也不例外,听着他的介绍,我由心底敬佩起我的这位老友。作为理科博士的他,能够有这么高的人文素养,很让我羡慕。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路边有几个老人在卖风筝,样子可谓是“招摇”:一辆不大的小三轮车,里面堆放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传统的样式,也有新潮的卡通人物,在一位老奶奶的摊子上我们就看到了皮卡丘和哆啦A梦。他们都把一根很长的竹竿固定在车把上面,把一个大风筝挂在竹竿的顶端。这个风筝仿佛立刻有了生命,随着风飘摇起来,就像在和过路人打招呼,让人们在这里多作停留。商量了一下,我们也买了一个风筝,就在这个广场上放起来。
 
我们的风筝是个漂亮的“大三角”,在空中好看极了。看着风筝越放越高,我就觉得自己好象也慢慢地升到了空中,看到了周边的魅力景色,呼吸着别样的空气。转眼,手里的八百米风筝线都放开了,风筝稳稳地飞在天上,想高也不能了。
 
“如果线再长一些就好了,风筝可以飞得更高。”
 
“再长也不一定是好事情。”
 
“为什么?”
 
“容易断。咱们都不知道这风筝线到底有多结实。要是太长了,可能很容易断,那才叫遗憾呢。”
 
“也许吧。”
 
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拉着风筝线。这个有“生命”的小家伙就听我的命令了。通过放线的长度,拉线的力度来控制风筝的飞翔高度和在空中的姿态。放风筝也不是一件易事,别看风筝在手里只有那么点份量,放起来需要的劲儿可不小。有时,我还真担心这细细的风筝线会突然断了,彻底归还了那个小精灵自由。我相信了朋友的话,他的担心是对的。
 
时间转眼过了两个小时,眼看傍晚将近。我们在永定门告别,我向北,他向南,各自回家。
 
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但是,那天的好天气,放风筝时的快乐,交谈的好心情我始终记得,也经常想起朋友对我说过的那几句话。我总觉得在他平静的话语里,有默不做声的潜台词;正如他明亮的眸子向我传达了更多的信息和心灵感应。
 
风筝,要让它飞在空中,线要放长。但是,随着线越来越长,你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如果线放得太长,也会有断线的危险。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所蕴含的道理都可以借鉴风筝的这个特点:
 
在爱情里,“风筝”理论可谓奏效。一个女人深爱着一个男人,爱得死去活来。可是那个男人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和交际圈子,他也需要自己的空间。要想不断地发展,他需要更大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他这个风筝需要更长的线,飞上更高的天空。如果你把他折好,放在袋子里,包裹得严严实实,整天随身携带,那么“风筝”也就失去了他的意义。其实,女人也知道这么做不行:对于一个男人,这样无非是毁了他!于是,你给了他你的信任,连同你炽热的爱,让他在空中高飞。你得意地想:“你飞不走的,因为线在我的手中,你永远是我的。”你也高兴地看到,线越来越长,他飞得越来越高,“发展”得不错。你还在为自己的英明决策暗自庆幸,你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这距离真是产生了美。你也为自己的眼光感到兴奋,投资了一个“潜力股”。
 
慢慢地,你的风筝已经成了空中的“霸主”,他可以傲视周围的那些“虾兵蟹将”。你也发现,他在你身边的时间少了,甚至是没有了。你在地上拼命地呼号,他也只是送上一个浅浅的微笑。你着急了,傻眼了,你感到担心。这纤弱的风筝线会不会断?风筝在那么高的空中,我是不是该收线了?你不敢使劲儿拽线,你的担心让你有点慌张;你不敢乱走,你怕“他”会和其他的风筝相撞,你怕他们会纠缠到一起,甚至再也分不开。你努力地改变着身位,变幻着拉线的力度,那力度的微妙变化让人难以表达,你可能开始责备自己,不应该让风筝飞得那么高。你在想,是不是该把你收回到袋子里,可是,你还能乖乖地回来吗?……
 
不要觉得复杂,放风筝时的心情就是这么复杂。
 
我们自己有时也是这样。我们希望自己在从事的领域中脱颖而出,飞得越高越好,自己也要体会身处高位的心情,一定很“爽”。我们盼望线可以长些,再长些。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对周围的环境不管不顾:不论风是否太大,不管是否有猛烈的雷雨。我们听不到地面上友人的呼喊,看不到他们挥动的双手。我们摆出飘逸的潇洒身姿,让他们放线,再放线,“别耽误我的前途”。我们忘记了自己的“根”其实在他们手里,他们包容我们的缺点,为我们出谋划策;他们让我们的快乐成倍,使我们的悲伤减半。不过,在那一刻,在空中的我们把这些抛到了九霄云外,全都忘记了。我们对他们的不断的拉线感到不满,不愿意按照他们的意思改变高度和姿态。于是,我们心生一计,不如挣脱算了。可是,我们忘记了,我们只是风筝,不仅需要风的帮助,这跟细细的风筝线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一旦挣断,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于是,我又想到了很多人和很多事。我想到自己很喜欢的一部小说——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想到了书中的主人公于连;我又想到了跌宕的股市和许多近似“疯狂”的股民…..
 
许多心理,许多事情都可以隐约地在“放风筝”这个简单的行为中找到类似之处,让我们得到些许启示;而这个沿袭千年的中国传统民间活动似乎正是为了告诉人们一些什么,所以流传了下来。
 
“日省三身”,我又想到了自己。如果我是一个“风筝”,有多少不切合实际的妄想正在我的思想里面蠢蠢欲动?有多少虚幻的荣誉把我的心托上高空,企图更快地得到更多?我走的每一步是不是坚实,我做的决定,进行的事情是否忠于自己的内心?是否可以让自己拥有新的进步的领悟,真正意义上地有所获得?我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我有一个“风筝”,我想让他飞多高?我能忍受他飞多高?我要把他放在身边,每天看着,抚摸着,还是让他飞上天?我会不会担心他会飞走,一去不回?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了,我该怎么办?这些我也无法给自己一个答案。
 
想着想着,我觉得自己身上的许多都中了“风筝”的魔咒,不由得紧张起来……
 
我突然意识到,这次“闲逛”根本就是我的老友有意安排的。我想到了几个月前在电话里,我向他说过的:那些让我日思夜想,却又琢磨不透的想法;那些令我难过的、兴奋的、抱怨的……
 
两个星期过去了,我接到了朋友打来的电话,几天前他已经从上海回到了北京。他和我聊着开会的收获,见到的趣闻,还有上海的天气和美食......最后他告诉我,昨天,他和他老婆又去永定门放风筝了,结果线断了,风筝飞跑了。我笑了笑,对他说:跑了是挺遗憾的,不过没关系,我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
(完成于2008年10月29日 13:47)

巍峨的永定门,狭长的广场,宜人的天气,美丽的风筝......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187-204077.html

上一篇:改变
下一篇:旋转木马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