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xwang

博文

我对母校的一点建议

已有 3381 次阅读 2008-11-10 11:45 |个人分类:观点评述,社会杂谈|关键词:学者| 大学, 管理, 卫生

        大学的时候,我曾在学校的建议箱里投过这样一份建议书,后来似乎不了了之。建议书里写的现象在各个大学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希望我的建议能有人能采纳。

下面就是我当时写的,题名为“  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                       

        十一期间,我去了南京。逛完了雨花台、中山陵等风景区,我顺便去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师等几所大学的老校区,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浓厚的学术气息,或者是那古老的建筑,而是那干净的校园环境,特别是南京大学擦的非常干净的玻璃,几乎是一尘不染。这和我们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看我们学校,虽然最老的建筑也不过是矿大1979年以后搬到徐州后建的,到现在不过二十几年,可看起来却似乎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霜,主楼、教一等几个楼许多教室都缺少玻璃,窗框锈迹斑斑,几乎都没有了油泥,玻璃更是脏得似乎几十年没擦过一样。我是两年多以前来矿大的,我不敢说玻璃以前一直没有擦过,可我知道,这两年的确没有见有人擦过。
        以前上中学乃至小学时,一个班一个教室,每天有值日的学生打扫卫生,学校每周都会组织进行卫生大扫除,虽然那个时候每周都很讨厌大扫除的那天,因为我们得一遍遍的扫地、擦窗户,直到一切都打扫干净。可现在我发现我很怀恋那个时候,我向往那时候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学校现在除了综合楼实行物业管理,稍微干净一点外,
虽然其余各楼也还有专人打扫,可我们见到的确实肮脏的地面、看外面迷迷蒙蒙的玻璃,再加上涂着“文人骚客”诗句的桌面、墙壁,还有上课上自习随地吐痰的同学,这样的学习环境,如何让人能够舒心的学习,更别提学习效率了。
        既然来到了矿大,矿大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我们校园里的一切。矿大在我入校是曾搞过“向一切不文明行为告别”的主题活动,可至今效果甚微,许多同学照样我行我素,随意践踏草地、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校园里随处可见乱扔的垃圾,随耳可闻令人很不愉快的脏话。以前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至今记忆犹新,说西方一个国家宾馆的电梯里贴着用中文写的一句话“请不要随地吐痰”,这是写给本国人或是别的外国人看的吗?耻辱啊!中国人留给他们的就是这样的印象。前不久“非典”时期《参考消息》上还有一则报道,说外国某家报纸上报道,“非典”使得许多中国人改变了随地吐痰的坏习惯,看到这样的报道,我们有何感受,难道应该感到欣喜?先不说社会上的人如何,就我们自己,我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美其名曰“天之骄子”,可我们自己是怎么做的呢?我们许多人的种种行为如何称得起大学生这个称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时时刻刻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时刻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进而去爱我们的国家。
        还有,我想提一个建议,建议学校彻底搞一次卫生大扫除,清理一下或许十几年没有清理的垃圾,擦一擦或许十几年没有擦过的玻璃。我们理解学校的难处,自从大学“扩招”以来,学校早就是超负荷运行,其实不光我们学校,很多学校都是如此。可我们希望学校能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有所改善,比如给没有玻璃的窗户上安上玻璃,在油泥脱落的地方重新填上油泥,然后搞一次卫生大扫除,之后隔不久就搞一次,再有专人维护校园的环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靠我们自己保持。我们学17楼西面的山下曾堆满了垃圾,不久前曾有人彻底清理了一次,可现在没过多久,下面垃圾依旧,只是现在有树枝树叶挡着,到冬天肯定会露出其真面目。我经常见楼上有人向下扔垃圾,这样的话,每天打扫又有何用。
        还是那句话,请像爱我们的家一样爱护我们的校园!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261-205054.html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入党的理性的思考
下一篇:我们怎么能允许这样骗人的广播节目存在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