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马雷 华侨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招生方向:科学哲学、科技与社会。

博文

说与做(二)

已有 3668 次阅读 2009-1-23 16:16 |个人分类:科学茶座|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在“说与做(一)中,我给出8个句子:
        1. 我猜想你们是夫妻。
        2. 我断定你们是夫妻。
        3. 我知道你们是夫妻。
        4. 我证明你们是夫妻。
        5. 我希望你们做夫妻。
        6. 我承诺你们做夫妻。
        7. 我宣布你们做夫妻。
        8. 我命令你们做夫妻。
        我想说明的是,奥斯汀所谓“以言行事的行为”(illocutionary acts)也许有更好的划分,也许根本无法划分。我们分析一下几个关键性的词:猜想、断定、知道、证明、希望、承诺、宣布、命令。
        “猜想”和“断定”是“我”形成一个信念,即“你们是夫妻”。“猜想”比“断定”弱些,“猜想”的根据可以少些。
        “知道”不是信念的形成,而是信念的状态。“你们是夫妻”这个信念存在“我”的脑海里,至于它是怎么形成的,并没有交代。
        “证明”表达的信息是,“我”不仅自己“知道”,还要让别人“知道”。就是把“你们是夫妻”这个信念扩大化。 
        猜想—断定—知道—证明,由弱而强,表达了信念形成和扩大的过程。这些动词并不试图干预事件本身。
        但是,“希望”、“承诺”、“宣布”和“命令”就不一样了。首先,这些动词不直接表达信念,它们预设了“你们不是夫妻”,而动作本身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迫的。其次,它们试图干预事件本身,使得“你们不是夫妻”变成“你们是夫妻”。
        “希望”表达“我”的愿望和态度,对事件有影响,但并不积极干预,或者说是非常弱的干预。
        “承诺”不仅表明态度,还暗含着某种权力和合法性措施。它想直接干预事件,但还没有付诸实施。
        “宣布”好 “命令”都是即时干预事件,但是“宣布”比较弱,“命令”比较强。“我”宣布之后,对方是否真做夫妻不在“我”的管辖范围;而“命令”就不一样了,它有威胁的意味,如不执行,将有后续措施,这是对事件的最强的干预。
        希望—承诺—宣布—命令,由弱而强,试图干预事件,表达了行动的形成和强化过程。
        因此,如果粗略地划分,“以言行事的行为”可以分为“信念式”和“非信念式”,或者分为“干涉式”和“非干涉式”。要在第二个层次上再划分下去,恐怕就难了,因为有一个逐步形成,逐渐强化的过程。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在语言哲学研究中,普通逻辑是不够的,辨证逻辑也是一个必要的工具。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826-211331.html

上一篇:说与做(一)
下一篇:鲁赛是谁?(一)

1 陈绥阳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