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bao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yu 生物医学学者

博文

超越马克思 (Everyone was TALENT)

已有 3777 次阅读 2009-5-7 21:02 |个人分类:精思文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文化, 语言, 学习, 马克思, 博雅

东北菊花岛上119棵智慧树(菩提树)之一
超越马克思 (Everyone was TALENT)

    酷爱语言的人,往往胃口很大。无论欧美大洋各洲语系语种,还是少数民族语言,都有人涉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英语出于中国教育体制约束和研究交流需要,一般掌握的还可以。做不了陈寅恪,成为苏步青(掌握6门外语)那样的大家还是可以实现的。大学一日语专业的朋友,他立下宏志:有生之年掌握30种语言。他所谓掌握即听说读写样样娴熟、达到交流无碍;当时他已触及德语、法语、意大利语、韩语、俄语、印尼语、越南语(日语、英语不计)。朋友天赋极好:记性佳、口齿清——德、法、俄语中大舌音、小舌音等皆不在话下。数年未见,他的宏愿该完成一半了吧。  
 
    语言是文化的一扇窗口,固然可以通过译作了解东洋西洋,但真正做起研究来是没有人为你作翻译的。近年来兴起“二外”“三外”学习热,一方面源于职业发展的需要,也说明国际化程度的加速。出于科学研究需要,学好一门英语的同时,能再掌握一门强国的语言如德语、法语,那么知识结构、文化视野就比较平衡和开阔了。要成为karl Max和陈寅恪这样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当代是颇有难度的;百年来知识爆炸式的增长,且各个学科越来越专精化了。
   
    知识分科有其分的道理,利于系统学习和管理,但Max的教导不可忘——世界是处处都有联系的统一体。所以还要有合,要学会合和,有意识有规律地综合;做到即见树木、又见森林。无论哲学名家还是人民教师都在大力倡导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248954-230530.html

上一篇:Two poems of LI Bai (李白绝句二首)
下一篇:我愿做一个归客 (Odessey)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